激活前/后热激对猪孤雌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对环境条件的改变较为敏感,而相对于其他物种来说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对温度更为敏感。为探讨高温对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和机理,本次实验对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分别在孤雌激活前或孤雌激活后进行42℃持续2小时或4小时的热激,以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发育到囊胚的比例、诱导型热激蛋白70(HSP70)的表达与分布以及第二次减数分裂纺锤体微管的形态和分布为指标综合地研究了热激对猪孤雌胚胎植入前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孤雌激活前2小时热激组的卵裂率(93.14±2.30%)显著(P<0.05)高于4小时热激组(81.43±5.43%),囊胚率(41.36±2.27%)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30.87±3.38%)和4小时热激组(30.37±3.52%)。三组囊胚平均细胞数差异不显著(35.87±3.99 vs. 40.25±3.05 vs. 37.84±3.03)。孤雌激活后热激组卵裂率、囊胚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4小时热激组的囊胚平均细胞数(26.68±3.40)显著(P<0.05)少于对照组(37.51±2.33)。2)激活前热激,对照组和热激组HSP70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激活后热激,2小时热激组HSP70表达水平显著低于4小时热激组,对照组和4小时热激组HSP70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3)激活前热激实验中,对照组和热激组卵母细胞内HSP70呈点状均匀分布,与染色体区无相关性;激活后热激,对照组和热激组染色体区均出现HSP70聚集现象,且随着热激时间的加长,聚集现象更为明显。4)激活前热激导致微管紊乱和部分解聚;激活后热激也导致微管紊乱和部分解聚,纺锤体微管长轴与两组染色体的连线偏离,染色体分布分散。结果表明:猪成熟卵母细胞在激活前和激活后对热激的反应性不同,胞质内HSP70的分布模式也不同。热激导致HSP70表达量的改变与孤雌胚胎植入前的发育能力无直接联系。热激造成猪卵母细胞/孤雌胚胎纺锤体微管的紊乱和解聚,但这种不利作用不影响猪孤雌胚胎的植入前发育。猪孤雌胚胎对热激表现出一定的抗性。
其他文献
双酚A(BisphenolA,BPA)广泛存在于塑料制品中,随着社会生产的迅猛发展,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成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接触到的一类环境雌激素。BPA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已受到人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分布范围广,流行性强,危害严重,病菌繁殖系数高,变异性强,决定了防治该病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由于新的致病生理小种不断出现,导致一些抗病品种的抗性丧失。发掘和鉴定新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对于丰富小麦抗病的基因资源、拓宽小麦抗病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滨麦是小麦的野生亲缘物种,对小麦的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抗性。利用滨麦和小麦杂交育成的八倍体小滨麦
学位
本文通过瘤胃体外发酵实验,旨在研究干燥和贮存对瘤胃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活性的影响。以瘤胃中分离的自生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作为实验菌株,经过冷冻干燥和室温干燥处理,
农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的收成,但是随着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再加上不合理利用农药,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给生物的生存带来了威胁,因此,有必要对环境及农产品的农
本文研究了广义蓼属 (Polygonum L.)以及相关属(Fallopia,Reynoutria, Antenoron.Fagopyrum和Pteroxygonum)的分子系统学、果实形态解剖学、花被片形态学。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
学位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因其杀虫效果好、安全、高效等优点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杀虫微生物。Bt与其它芽胞杆菌相比,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仅能够形成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