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无肌松药不同浓度七氟烷用于成人麻醉诱导放置喉罩的条件,探讨七氟烷诱导放置喉罩的适宜浓度及时机。 方法:择期全麻乳腺手术病人60例,ASAI~Ⅱ级,年龄20~50岁,BMI<28kg/m2,根据挥发罐七氟烷浓度随机分为4组(n=15)。A组:3%七氟烷,B组:4%七氟烷,C组:5%七氟烷,D组:6%七氟烷。患者不用术前药,静卧15 min后记录MAP,HR,SPO2,NI作为基础值。麻醉诱导前面罩吸入纯氧3min,然后打开七氟烷挥发灌调到所在组别规定刻度,氧流量调到6L/min预充回路1min,紧闭面罩采用肺活量法行吸入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氧流量调至2L/min行间歇正压通气,当患者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与吸入气七氟烷浓度达到平衡时置入喉罩。喉罩置入完成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观察记录意识消失时间,喉罩置入时间,喉罩置入成功率等,在下列时点:基础值(T0),意识消失时(T1),喉罩置入前即刻(T2),喉罩置入即刻(T3),喉罩置入后1.2.3分钟(T4 T5 T6)记录MAP、HR、NI和记录T1-T6时点的呼气末MAC值。 结果:1.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BMI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MAC值比较:组间各时点比较,B、C、D组各时点较 A组相应时点显著增高(P<0.05);C、D组各时点较 B组相应时点显著增高(P<0.05);D组各时点较 C组相应时点显著增高(P<0.05)。组内各时点比较,B、C组T2、T3较T1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A、D组 T2、T3与 T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T4-T6较 T3显著降低(P<0.05);C组 T4与 T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5、T6较T3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T4、T5与T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6较T3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 3.平均动脉压(MAP)比较:组间各时点比较,B、C、D组各时点较A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C、D组各时点较B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D组各时点较 C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组内各时点比较,A、B组 T1、T2较 T0显著降低(P<0.05),A组T3、T4和B组T3较T0显著增高(P<0.05);C、D组T1-T3较T0显著降低(P<0.05);各组T4-T6较T3显著降低(P<0.05)。 4.心率(HR)比较:组间各时点比较,B组T3较A组T3显著降低(P<0.05),其余时点与A组相应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D组各时点较A、B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D组各时点较C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组内各时点比较,A、B组T3、T4较T0显著增高(P<0.05),T1、T2与T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T2、T3较T0显著降低(P<0.05),T1与T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T1-T3较T0显著降低(P<0.05);A组T5、T6较T3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T4与 T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 T6较 T3显著降低(P<0.05),T4、T5与T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 T4-T6与 T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T4-T6较T3显著降低(P<0.05)。 5.麻醉深度指数(NI)比较:组间各时点比较,B、C、D组各时点较A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C、D组各时点较B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D组各时点较 C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组内各时点比较,各组 T1-T3较T0显著降低(P<0.05);A组T4-T6较T3显著增高(P<0.05);B组T4、T5较T3显著增高(P<0.05),T6与T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T4-T6与T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T4、T5与T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6较T3显著降低(P<0.05)。 6.喉罩置入次数:一次置入成功率D组和C组均是93.33%,B组是73.33%,A组是60%。A、B组较C、D组一次置入成功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 7.置入喉罩条件:A、B、C、D组依次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 8.置入喉罩并发症:A、B、C、D组依次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1)。 9.意识消失时间、置入喉罩时间,C、D组明显短于A、B组(P<0.05)。 结论:1、5%七氟烷与6%七氟烷均适用于成人无肌松药喉罩置入的诱导,能够提供较好的喉罩置入条件,并能有效抑制置入喉罩的心血管反应。2、5%七氟烷较6%七氟烷用于成人无肌松药诱导循环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