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是临床常见病症,然而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如胸部X片、CT等手段在肺损伤早期很难发现异常,而纤支镜检查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有一定的创伤和风险性;在治疗方面,早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抗感染、脏器功能的维护等治疗措施虽可有效改善机体缺氧,但却无法阻止失控性炎症反应。有文献显示,乌司他丁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炎药常用于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但是通常采用静脉滴注或推注等传统的给药方式,对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的针对性不明显。因此,本实验创新性地采用320排CT容积灌注对急性肺损伤进行早期肺部血流动力学监测,并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器对乌司他丁进行雾化处理后给予,使得药物直接到达肺脏,并观察其疗效,试图为急性肺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目的探索320排CT这一新式无创技术在AL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观察雾化吸入乌司他丁(Ulinastatin, UTI)的治疗方式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早期的治疗作用,对雾化吸入UTI的早期治疗作用进行评价,为拓宽AL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提供实验室依据,丰富ALI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理论。研究方法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兔急性肺损伤的模型。18只新西兰兔,体重在2.5-3.2kg,雌雄不限,发育良好,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LPS致伤组及UTI治疗组,每组各6只。所有实验兔经耳缘静脉穿刺,放置留置针,LPS致伤组及UTI治疗组通过微量泵缓慢泵入LPS,对照组在相同的条件下泵入生理盐水。UTI治疗组于伤后半小时给予雾化吸入UTI,而致伤组和对照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三组均于致伤后6、24h行320排CT肺灌注扫描,伤后24h过量麻醉处死兔,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含水率、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HE染色法行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320排CT结果:LPS致伤组兔伤后6、24h的灌注图像差异大,UTI治疗组该2个时相点的灌注图像差异较LPS致伤组轻微,正常对照组该2个时相点灌注图像差异不明显。ELISA法结果:3组兔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43.896~2564.336,P值均小于0.001)。UTI治疗组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分别为(225±9、(190±8)、(227±6)pg/mL,明显低于LPS致伤组[(710±25)、(306±16)、(422±16)pg/mL, P值均小于0.001]。肺组织大体标本检查见UTI治疗组肺出血、水肿程度均较LPS致伤组明显减轻;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UTI治疗组肺泡壁结构破坏减少,其肺泡腔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均较LPS致伤组减轻。肺组织含水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致伤组肺干湿重比明显增高(P<0.001);UTI治疗组虽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01),但仍明显低于致伤组(P<0.001)。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320排CT灌注成像时效性强、灵敏度高、无创、安全性好,可早期监测肺部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为ALI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采用雾化吸入UTI的治疗方式可有效减轻ALI的肺水肿、出血,并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