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8698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信技术与业务的发展,固定与移动通信的融合(FMC, Fixed-Mobile Convergence)成为了通信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的网络融合方案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IMS网络部署之后,如何让当前大规模应用的业务系统——智能网(IN,Intelligent Network)设备在IMS网络中发挥应有的效益,即实现IMS与IN的互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3GPP(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针对实现IMS与移动IN互通提出的IP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IM-SSF,IP Multi-media Service Switch Function)实体及设计IM-SSF的关键模型与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运用FMC的观点,给出了应用扩展IM-SSF使其同时支持移动智能平台及固定智能平台的方式来实现移动业务网与固网业务网在IMS网络中融合的思想,赋予了IM-SSF在IMS中新的功能,并针对该应用给出了扩展IM-SSF使其支持固网智能平台的方案。接着结合基于IN架构的软交换呼叫服务器项目,应用给出的对IM-SSF的扩展方案,并参考网络分层思想及Trillium TAPA架构,设计了一种增强型IM-SSF,它不仅能满足3GPP规定的与移动网智能平台互通,提供移动智能业务的功能,还可以同时实现与固网智能平台互通,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功能以及提供本地智能业务的功能,且达到了利用IM-SSF实现移动业务网与固网业务网在IMS网络中融合的目的。最后本文采用智能网SSF/CCF模型及呼叫方处理(CPH,Call Party Handling)模型,设计并实现了IM-SSF中的呼叫管理模块,并且以一个运行实例对该模块进行了验证。通过引入对CPH特性的支持,扩展了IM-SSF与SCF间的接口,既丰富了IM-SSF的业务提供能力,又方便了日后该接口的升级。
其他文献
通信星座系统是作为天基信息系统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不同轨道、不同种类、不同性能的卫星,星座和相应的地面设施通过星地,星间链路构成的天地一体化的动态通信星座系统。
本文的研究工作来源于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TD-SCDMA网络测试仪”。其中硬件设计方案要求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提供软硬件接口功能,需要研制四种不同类型的板卡:STM-1数据采集
自从1989年首次提出业务冲突问题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加以重视。国内外专业人士对该问题作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两类检测和解决方法: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其中动
我国的供热体系继承自计划经济时期,且多年未有大的变化,居民住房供暖采用一刀切、一标准政策,有相当的福利性色彩,近年来建设部曾发布《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
码分多址接入(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以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抗干扰、软容量、低功率、软切换、宏分集、频率规划简单以及用户接入方便等其它多址技术不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越发显得重要,物流运输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当今物流工业的标尺。国内众多传统型物流营运公司正在朝着现代物流
现代战术武器的发展和微波遥感技术的进步对雷达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可以在能见度极差的气象条件下得到类似光学照相的高分辨雷达图
人机(计算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系统包括人、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及其相应人机界面(Human-Computer Interface)。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人机交互采用更加自然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矿山应急多媒体通信系统研发任务,主要研究矿山应急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存储、传输、报警等问题。该技术的研究成
混沌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被誉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第三次物理革命。混沌理论及其应用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