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小说的故事模式与叙事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u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虹影是当今文坛著名旅英华文女作家,她在海外华文文学领域,创作是有实绩的。她的作品处处体现出她对历史、社会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奋斗、生命意义的思考,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文就虹影的小说创作,研究两个问题:第一,在她众多的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中,主要存在哪些故事模式及每种模式的具体文本体现。第二,虹影通过哪些叙事策略来实现对作品的控制并推动情节的发展。全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虹影的故事模式,探讨其小说的四个主要模式。一是玄机模式,从玄机模式的界定、玄机模式的文本体现和玄机模式的特点来探讨她如何靠氛围的营造、心理活动的展开来推动故事的进程。二是缺失模式,从缺失模式中的缺失指向、人物关系和审美追求来分析虹影个人的精神追求。三是漫游模式,可以分为空间漫游、时间漫游和交错模式,从空间、时间和时空交错的三个维度,来探讨虹影是如何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多角度地思考现实中的问题的。四是欲望模式,分别从克制和受控两个角度,来研究虹影对当今的物质社会中人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思考。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虹影是如何建构了各个故事模式,她是用什么策略来控制故事的进展,以使其达到她预期的效果。文中主要探讨了她的人物策略和叙述策略。她的人物策略是选取弱者,而选取非战斗人员是她的选取弱者人物策略在战争题材的作品中的体现。对于她的叙述策略,文章主要是从叙事话语的语式转换、故事线的交叉和独特的意象三个方面来分析。在论述了虹影小说的故事模式与叙事策略之后,本文还对她的小说创作的局限及其局限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探究虹影作为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心理。
其他文献
本论文是明代韩学研究中关于明初韩诗接受的研究。韩愈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是为后人所熟知的重要人物。他主要活动于中唐的贞元、元和时期。作为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面对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将人的内心世界解读为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面,它们相互交错,却又各有千秋。意识作为心理世界的表层,是很容易被个体感知的,个体无意识和集体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60、70、90α的表达情况,探讨热休克蛋白60、70、90α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研究其是否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靶
郎瑛的《七修类稿》是一部重要的明代笔记作品,其中记载的史料常常为后世学者引用,但对郎瑛及其作品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笔者首次从文学角度研究《七修类稿》。学界通常认
本文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和考查的视角,对近几年来全国Ⅰ卷及浙江新高考卷考查人地协调观试题的设计特点与存在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设计建议,以
阿英,作为一位兼作家、文艺批评家、文学研究者多重身份于一体的学者,在中国文学的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新时期关于阿英的研究也涉及多个方面,不少学者就阿英在作品创作和
本文从留学生学习汉语虚词的角度入手,结合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平面,运用比较的方法,具体辨析“给、为、替”这组常用的近义介词。“给、为、替”同属对象类介词,都可引进动
本文分析了21世纪商贸高职教育发展趋势,阐述了宁波现代商贸人才的特征及基于"四个结合"的创新型教育办学模式。并以实际应用与成效来论证该新型办学模式的有效性。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西方文化由欧洲向美洲扩散的结果。在这一文化扩散的过程中,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受到西方基督宗教文化的巨大影响并在美国社
《湘西》作为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其文学价值毋庸置疑,但沈从文对《湘西》创作发表的最初、最直接的价值,并非其文学审美意义,而是文艺传播的意义,迎合了危难时局下对民族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