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共体安全机制构建的历史研究——以维和行动为视角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共体的建设之初本是作为一个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后因西非地区局势动荡,逐渐演变成一个次地区的政治性安全组织。本文从西共体在西非冲突国家进行维和行动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安全机制构建及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并重点分析其不同阶段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先是介绍安全机制的目标、机构组成、职能及其操作程序,通过案例分析体现该安全机制的作用与影响,分析存在的局限及面临的挑战,并对其作出展望。本文分为四章,首先是简要介绍西共体建立的背景及西共体为动荡的西非安全事务所作出的努力——签订和平框架协议;其次是以20世纪90年代以前停火与监督组织执行维和行动为线索,论述西共体参与维和行动的发展过程与产生的作用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再次是详述西共体新安全机制产生的过程、目标,介绍其各组成机构的职能与作用,分析新安全机制的运作程序,并以具体的案例分析对新安全机制的成效作出检验;最后分析西共体在维和行动中所面临的挑战及机遇,并对西共体在西非地区安全构建中的角色作出展望。通过以西共体参与西非维和行动为视角,论述西共体安全机制的创设与发展过程,总结出西共体对维护西非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性。  综上,西共体的出现是西非历史发展的必然,它由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演变成西非地区的政治性安全组织,其职能、角色的转变,随着相关条约协议的签订得以体现。它作为非洲国家第一个建立起来的、有效进行维和行动的区域性组织,在西非的维和事务中起到重要作用。西共体在西非各国实施维和行动的过程,也表明西共体对于维和的安全观念也在逐渐演变:从被动、临时性的冲突干预,发展到主动、持久性的维和行动,并建立起一系列规范化、制度化的安全协议以保障维和行动的顺利执行。经过不断地演进,安全机制也在逐渐发展。但西共体对西非冲突解决的成效并非十分理想,其原因在于,西共体安全机制的演变仍然面临众多困境与难题,包括主权与干预的关系问题、能力资源与意愿的差距、强有力的地区主导国家的缺失、与联合国和外部大国关系的问题等等。西共体安全机制是否能真正走向成熟,关键在于这些困境问题的解决程度。
其他文献
本文以毛泽东的著作和中共中央有关文件为基本史料,对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理论渊源、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进行研究,探讨毛泽东建设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