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掺杂LI-Mn-O化合物正极材料在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中充放电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碳酸锂、乙酸锰、硝酸铝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1+xAlyMn2-yO4(其中0<x<1,0<y<1)。用XRD、ICP等方法对所得样品的结构、组成进行研究。并以所得样品为正极,以Zn片为负极,以LiOH/ZnO饱和溶液为电解液组成实验电池,检测正极材料在水溶液中的充放电性能。  为了检测原料配比和制备过程中其它因素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本文按照L18(61X35)型正交实验设计表,改变各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灼烧温度等因素得到正交实验表。按照正交实验表合成产物,并以其充放电实验数据作为评价正交实验各因素的原始数据。结果表明影响Li-Al-Mn-O正极材料充放电性能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原料Al(NO3)3、 Li2CO3的加入量,而其它条件则相对为较次要的因素。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得到了制备Li1+xAlyMn2-yO4(其中0<x<1,0<y<1)的最佳条件成立,且结果可重复。  从XRD图谱分析,产物分为三类:LiAlyMn2-yO4,Li1+xAlyMn2-x-yO4,Li2-xAlyMn1-yO3-x/2。本文根据产物的晶体结构对其放电机理和衰减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学位
金属有机配合物用作磷光电致发光材料,既可利用单线态激子又可利用三线态激子发光,因此内量子效率可达100%。但磷光金属有机配合物应用于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必须与主体材料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包括离子客体和中性分子的识别。由于荧光检测的高灵敏度和可实时及远程检测等优越性,在分子识别与传感中的应用得到蓬勃发展,设计合成
在本文中,报道合成了FeAsPMoV杂多化合物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探讨了FeAsPMoV杂多化合物附载于多孔钛片上选择性催化氧化低碳醇类及FeAsPMoV杂多化合物催化剂于固定床反应器中选
凡是与某种发光二极管(LED)匹配能够产生白光发射的荧光体均可称作白光LED荧光体,通过这种匹配构筑起来的白光发射体系(或器件),简称作白光LED。白光LED是一种新的固态光源,具有
合成了四种芳香性希夫碱,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熔点等进行了表征,并对N,N-双水杨醛缩肼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试(该晶体结构未见文献报道),该希夫碱的分子式为C14H12N2O2,晶体属于
学位
电喷雾质谱(ESI-MS)是一种软电离技术,由于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能够不经过分离直接快速、准确地分析代谢产物,在药物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使用ESI-MS研究了牛蒡苷元
本论文以合成聚芴类荧光和磷光材料为目的,通过化学掺杂的方式引进荧光染料单元或磷光配合物单元,通过光谱、电化学以及聚合物单层器件来评价相应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光电性能,为改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非传统反应介质,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化学。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离子型溶剂有许多特点和优点。在很多情况下,采用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有可能使有机反应加速,提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