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幻小说的全称是“科学幻想小说”。1900年陈逸儒和薛绍徽夫妇翻译了第一部西方科幻小说《八十日环游记》,从此西方科幻小说才开始进入中国。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科幻小说的翻译研究明显滞后于翻译实践。有关科幻小说翻译的文论不多,目前国内唯一一部有关科幻小说翻译理论的著作是由郭建中教授2004年出版的《科将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可谓是科幻小说翻译研究的开山之作。郭建中教授根据多年的科幻小说翻译实践总结出科幻小说的翻译标准是:1.文学性;2.科学性;3.通俗性。这三个标准是否是科幻小说翻译的指导标准?能否用于分析科幻小说的翻译?科幻小说翻译与其他文学翻泽有何不同之处?文学翻译标准是否能用于科幻小说翻译?
《暮色》的作者是斯蒂芬妮·梅尔。《暮色》出版后,梅尔又写了《新月》、《月食》、《破晓》,被称为“暮光之城”系列。截至目前,全球销量已过8500万册,版权转授近40个国家,先后有150多个星期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本文以郭建中提出的三个翻译标准为理论依据,以《暮色》英汉译本为例,通过对英汉译本中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的对比发现:文学性和通俗性范围太宽泛,科学性的针对性模糊。本文结合影响科幻小说翻译标准制定的主要因素,如文本类型、翻译目的、读者和译者,总结得出:科幻小说属于文学作品中的通俗作品,文学翻译的标准适用于科幻小说翻译,但范围太宽泛,进一步细化得出科幻小说《暮色》的汉译:第一,选词时尚、现代、标新立异;第二,句子文从字顺,且保持异国风调;第三,整体富有文采,不迂腐。郭建中提出的科学性,是指科幻小说内容的科学性和科学预见性,这是属丁科幻小说创作时应考虑的问题,不能作为其翻译标准,但译者翻译时确实需要掌握有关领域的常识,科学地进行翻译。周领顺教授在其“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评价系列文章中说到:“译者行为指的是译者在对作者/原文求真的纯翻译行为基础上,融入务实性目标,特别是译者个人及其他赞助人务实于读者/社会需要的目标而表现出的非纯粹的翻译行为,即译者的社会性行为。”(周领顺,2010)科幻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其翻译目的决定了其社会性大于或重于语言性,这就要求译者在“求真-务实”这个连续统中标准偏向务实。
《暮色》作为目前最畅销的科幻小说,其翻译标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暮色》汉译的研究,旨在为科幻小说翻译研究添砖加瓦,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对科幻小说翻译的进一步讨论。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简介,介绍论文的目的及框架。
第二章为文献同顾,介绍了小说《暮色》,同顾了国内外科幻小说及其翻译的研究状况,并概述郭建中提出的科幻小说翻译的三个标准。
第三章以郭建中提山的科幻小说翻泽的三个标准为理论依据,分析《暮色》的汉译本。
第四章结合影响科幻小说翻译标准制定的主要因素,指山郭建中提出的科幻小说翻译的三个标准的局限性,并升华其标准。
第五章是结论,总结本文的研究发现,并指出论文不足之处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