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入流消落区环境特征及水质净化技术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库作为集中供水的重要水源地,其水质安全对人类生产生活至关重要。水库入流消落区是水库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连通着陆域和库区的信息交换,是污染物进入水库的最后一道屏障,若不加以治理和保护,大部分污染物会直接进入水库,对水库水质造成威胁。本文以水库入流消落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特征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环境问题分析水质治理需求,提出水质净化技术方案。以俭汤河入库消落区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对区域特征及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将水质净化技术应用于俭汤河入库消落区,且对净化工程建设的安全及有效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水库入流消落区的环境特征。水库入流消落区具有开放性、动态平衡性、过渡性的基本特征,是动力式及缓冲式的系统。且普遍存在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污染源广量大、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俭汤河实地考察,发现俭汤河入库消落区存在水流集中过流、主河槽侵蚀严重、植被生长稀疏等问题,入库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染、温泉废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且畜禽养殖排放的污染量占比最大,污染物排放总量为:TN约28.34t/a,TP约9.3t/a,COD约119.2t/a。水质监测结果发现,俭汤河消落区水质较差,TN、TP超标严重为劣Ⅴ类。(2)研究了水库入流消落区水质净化技术。结合水库入流消落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限制入库处河床侵蚀、削减拦截入库污染物、遏制消落区非法开垦用地及改善消落区生态条件的水质治理需求。提出了四种消落区水质治理技术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其中多级生态潜坝技术方案更适应消落区的治理需求。将此治理方案应用于俭汤河入库消落区,布设了五级生态潜坝,潜坝工程建成后能形成15万m~2的表流湿地,水力停留时间达到5.6d。(3)分析了俭汤河入库消落区多级生态潜坝技术方案的安全和有效性。通过水文分析计算得到俭汤河不同频率洪水时的洪水过程。建立MIKE 21水动力学模型对潜坝建设前后的水位、流速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潜坝工程的建设使水流形态发生变化,坝前水位明显壅高,扩大了水流影响范围,使水流漫散到周围滩地。且建坝后主槽流速相对减小,减弱了水流对主河槽的冲刷。通过建立一级动力学模型,潜坝建设后形成的湿地对TN、TP、COD的平均去除率为63.33%、68.75%、63.22%。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中,难以客观弥补语义鸿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视点跟踪技术检测感兴趣区的方法。人眼注视运动传递了大量反映个体心理活动的信息。通过实时捕获人眼的注视点,客观地获得用户兴趣信息,根据注视点位置计算用户兴趣度,最终提取图像感兴趣区。本文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实时视点跟踪方法,定义了兴趣度的度量公式,并建立了一套基于视点跟踪的感兴趣区检测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
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的所有行为都被数据所记录,如用户的购物浏览记录和订单记录数据、医疗数据、位置信息数据等等,数据已经成为一笔巨大的财富。为了可以更好提供
研究了基于Matrox图像采集卡的DR图像采集中的信号控制问题;设计了平板状态控制和数据处理流程;提出了原始图像的隔行扫描及其区域交换算法;解决了如何将原始图像调整为规整的X
大波幅下船舶波浪增阻的预报是计算最小推进功率的重要环节。大波幅下的船舶水动力呈现出很强的非线性,是耐波性研究的难点。本文采用SURF和StarCCM+两个CFD求解器对S175集装
"有教无类"是中国人的千年夙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发展崇高的价值追求。2008年9月1日,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日子,继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