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控制谐振耦合式水下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tacoh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电设备进行水下探测活动的关键是其与海底基站之间进行电能传输和信息通讯的能力。水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CLPT)系统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在电源与负载之间无线传输,可以有效地解决水下机电设备电能传输问题。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工作于谐振状态时,系统有最大的传输效率。由于负载参数的不确定性,不同的负载将会引起系统固有谐振频率的变化,导致系统传输效率下降。另外,由于海水具有导电性,海水等效电容也将会对系统谐振频率产生影响。本文设计的数字化控制系统跟踪CLPT系统谐振频率,确保系统以最大效率传输电能。本文用互感模型对电磁耦合器进行建模,计算系统电路的阻抗特性。着重分析了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引起次级谐振频率的变化,以及海水等效电容对系统谐振频率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数字化控制方法,检测次级回路电压电流信号,通过控制初级逆变器开关的通断,实现系统谐振频率的跟踪。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数字化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控制方法有效可行。并且根据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确定系统参数。设计系统硬件电路,利用电流感应变压器检测次级电压电流信号,通过射频技术实现数据从次级到初级的无线传输。基于F2812DSP处理器对系统进行软件设计,对次级相位差信号进行采样,通过一定的算法处理,输出PWM控制信号,调整系统工作频率,实现系统再次谐振。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实验室测试,次级回路电压电流信号相位差接近零时,DSP输出稳定的PWM控制信号。系统能够在150kHz到190kHz频率范围内,以1.8kHz的步长,实现系统谐振频率的跟踪控制。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通过对聚合及纺丝工艺条件的调整试验,研究原料及工艺条件变化对直纺涤纶全拉伸丝(FDY)断裂强度的影响,找出了影响直纺FDY断裂强度的因素有对苯二甲酸(PTA)质量、熔体黏度、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股权流通性分割及其派生问题,使大股东和中小股东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一股独大”导致的格局。股改后,大股
本文以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张继科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统计和指标评估法、逻辑分析法,对他近三年(2010-2012)共30场国际大型比赛的视频进行了
四轮转向(4WS),是指在汽车转向时四个车轮同时发生偏转四轮转向系统在低速时,可以减小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提高汽车的灵活性与机动性;高速时,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通过合理控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肝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判断肝癌手术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按照BMI≥25kg/m2为肥胖的标准,将200例肝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BMI≥25kg/m2)和对照组(BMI〈2
作为二战的产物,当前的国际秩序本质上是西方国家主导的、更多地反映西方发展历史经验且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制度安排与规则体系。尽管它存在不少问题,甚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的探讨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阶段式目标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帮助和提高患者掌握肠造口相关知识。方法将80例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