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管内治疗时机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尽管大多数血管神经外科医生同意早期动脉瘤治疗(在最初72小时内),但超早期动脉瘤治疗(在最初24小时内)是否有益仍存在争议。我们的目的是调查能让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结局有所改善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收集在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管内治疗时机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尽管大多数血管神经外科医生同意早期动脉瘤治疗(在最初72小时内),但超早期动脉瘤治疗(在最初24小时内)是否有益仍存在争议。我们的目的是调查能让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结局有所改善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收集在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经排除后共计纳入患者83例,将24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例归为超早期组,将24-72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例归为早期组。对患者病历中的各种临床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介入时机、年龄、性别、是否高血压、是否糖尿病、术前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大小、入院WFNS评分、入院改良fisher分级、缺血事件、出血事件、出院时m RS评分、是否死亡。使用SPSS(版本26.0,SPSS Inc.)进行统计分析,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手术时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及(出血、缺血、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得到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患者各21例。在超早期组,血管内栓塞开始于入院后10.16±5.14(均数±标准差)小时。同时,在早期组,血管内栓塞开始于入院后49.76±19.10(均数±标准差)小时。两组治疗时机存在统计学差异(P2)比率在超早期组为15.9%(4/21),在早期组为23.1%(7/21),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8)。术后住院期间死亡比率在超早期组为0%(0/21),在早期组为14.3%(3/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结论】相较于24小时内超早期血管内治疗术前未再发出血的Hunt-Hess I-III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延迟至3天内早期血管内治疗在预后及(出血、缺血、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并发症方面不能带来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获益;且术前再发出血会导致较差的临床结局,现有的内科治疗预防术前出血观点的证据尚不够充分,延迟治疗还需考虑术前出血风险。
其他文献
残疾人日间托养机构主要是为符合条件且有托养需求的智力、精神和多重肢体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生活自理及家务能力训练、社交及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和运动功能训练等服务。近年来江门市残疾人托养服务成效显著,这自然是离不开这一系列的残疾人托养政策支持。但这些支持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无法满足当今社会残疾人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残疾人托养政策是有效促进残疾人日间托养机构良性发展的制度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03条、404条以及406条确立了抵押财产转让规则,既允许抵押人对抵押财产自由转让,也赋予抵押权人对抵押财产的追及权,有效融汇了抵押财产所应当包蕴的自由、效率、安全三大核心价值,在保护抵押财产转让的基础上,彰显了《民法典》对于市场经济、交易安全的维护,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针对同一对象的不同立法,本质上是不同的价值博弈、利益权衡和路径选择。法律作为价值的载体,体现不
随着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地理教学中各种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尤其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不仅是高中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模块,同时也是地理教师用来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把故事地图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将会对地理教学起到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因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地理教育有利于保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此外,探索故事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利于丰
课外作业是学生每天都必须参与的学习活动之一,学生又作为课外作业的重要参与者,课外作业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是直接且绝对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外界为学生减负的呼声亦越来越高,课外作业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则被认为是给学生带来沉重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课外作业管理现状,重新定位作业观并探索出优化初中生课外作业管理水平的实施策略,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证学生身心
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蓝领,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业成绩比较低。为了解决中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为指导,以中职课程《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为例,提出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策略,并验证其有效性。实践表明,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有效地指导教师设计教学过程,也为机电其他专业课程开展任务驱动
殖民遗产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亦是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资源。然而殖民遗产旅游作为文化遗产旅游的子类别,在国内研究中较少应用“殖民遗产旅游”此概念开展研究。殖民遗产旅游地研究强调对殖民遗产的利用与改造及殖民历史背景对地方的影响,其核心吸引物如建筑等的价值得到学者的重视,但缺乏以综合、整体的视角关注人-地之间的关系互动从而对地方变迁过程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以往研究中殖民遗产旅游地更多被看作为普通的文化遗产地
文章基于岭南传统文化,对已有的自然教育进行优化提升,实现自然教育中的岭南文化渗透和文化传承下的环境熏陶。采取有机融合的方式,使岭南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幼儿园教育环境、课程、活动融合在一起,建设园林式幼儿园并适度创设融入岭南特色文化元素的区域环境,打造自然教育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的幼儿园特色园本课程,构建独具岭南传统文化特色的幼儿教育活动体系,从而激活岭南传统文化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以社区花园为载体,以自然教育活动为主要途径,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对于缝合城市生态网络,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重要作用。四叶草堂作为扎根于社区的自然教育组织,通过社区花园的设计与营建,以及一系列的社区自然教育活动培训,传播生态理念,引导城市人群了解、关注城市生态,以期发挥社区花园的社会、教育和生态功能,达到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参与网络的目的。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开展亲近自然生态教育始终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为科学全面地提升以及优化幼儿的整体素养,为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注重高效且科学地推动亲近自然生态教育的高效化实施以及科学化发展。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是幼儿教育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组织自然教育活动可以更好地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
4月末,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导师走进双鸭山市唯一一所湿地学校——宝清县七星河中心学校,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别样而生动的自然教育课——《鸟儿的家》。本次自然教育课以春天的使者——燕子为主讲内容,分知识讲解、游戏互动、抢答奖励和手工制作四个环节。在自然教育导师的带动下,学生们合唱了儿歌《小燕子》,熟悉的歌声、欢快的旋律,让孩子们顿时活跃起来;通过“燕子为什么低飞”这个趣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