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热泵技术在工业余热回收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31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数据显示,热电厂排放到环境中的冷凝余热量占总能源供应量的40%-60%,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利用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热电冷凝余热的新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吸收式热泵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创造性的从循环溶液压力变化的角度将吸收式热泵系统分为高、低温两组制热循环,得出不同类型吸收式热泵的适用范围及变化规律。依据基本理论建立了吸收式热泵热力计算模型。根据热电联产配合条件进行量化处理,得到单效、双效吸收式热泵不同工程应用下的边界条件以及机组COP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比较得出:单效吸收式热泵机组合理的热水出水温度不应高于90℃,考虑工程应用条件,其合理的热水回水温度不应高于60℃;双效吸收式热泵机组合理的热水出水温度不应高于60℃;两种热泵机组COP均随热水供、回水温度提高而降低,且受热水供水温度影响更显著;余热水温度在合理温度范围内波动时对吸收式热泵机组COP的影响相对较弱。本文基于实例分析,提出了检验不同热泵机组应用于热电联产的配合度、完成度指标;结合吸收式热泵属性特征提出了基于各个热电工程实际个性化、定制化复合热泵机组设计的新思想。根据实例条件,得出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系统是目前用于热电联产改造工程的配合度良好、完成度最高的技术选择。通过热力计算和卡诺定理推导,共同论证了基于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装置的热电联产综合能效高于单效吸收式热泵组成的热电联产系统。最后将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技术应用于某热电厂节能改造工程,给出了采暖季供热负荷逐时变化条件下的新型热电联产节能效益,并通过投资回收期、能源利用率等技术指标对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的工程应用做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结论显示,不改变热电联产循环工况,仅用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机组替代首站换热设备,扩大供热面积92.4万m2,单个采暖季直接节约一次能源2.06万吨标准煤,热电厂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到73%。最后指出热泵技术用于热电联产冷凝余热回收在余热流量分配、运行管理调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本文的研究体系、结论与提出的问题对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礼品成为人们交流感情的重要手段,而优秀的、富有创意的礼品包装能在完成保护产品属性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元素搭配,结合包装的特性、对象等因素由内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孙犁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风格并产生持久影响力的作家。孙犁作品的再认识,孙犁价值的重新定位,既是当前孙犁研究的重点,也是孙犁研究的难点,此类问题的探讨成
地理实体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的,Tobler在地理学第一定律中提出:空间实体总是相互关联的,特别是距离较近实体间的关联表现的更为显著,所以在研究不同尺度的区域问题时,空间关系,特别
中国东部广泛分布着花岗岩类岩体,经强烈风化作用形成巨厚红色风化壳,其表层残积土的性质与一般流水沉积的粘性土有着明显的差别。通过对北起长春南止湛江14个地区花岗岩残积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的商务活动,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运作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行为和合作关系,加快了商务信息的传递
目的:观察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SL327干预后OSAS模型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及海马区PSD-95、p-ERK1/2的表达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
进入“十二五规划”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随之出现,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尽管导致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
<正>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的数学课堂,不仅带给学生像妈妈一样的温暖和尊重,更有着一种超拔的智慧,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平均数"一课,吴老师曾先后几次给全国各地的老师们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资源要素,重金属污水处理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污水处理常用方法之一是吸附法,而该技术的关键是吸附材料。陶瓷颗粒是一种吸附
玲珑舞台,浓缩人生,自杂剧这种文学形式诞生之日起,就因其所承载的太大分量的喜怒悲欢而显示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鲜活气质。当历史的车轮转动至公元十四世纪,在一个崭新的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