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数据显示,热电厂排放到环境中的冷凝余热量占总能源供应量的40%-60%,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利用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热电冷凝余热的新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吸收式热泵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创造性的从循环溶液压力变化的角度将吸收式热泵系统分为高、低温两组制热循环,得出不同类型吸收式热泵的适用范围及变化规律。依据基本理论建立了吸收式热泵热力计算模型。根据热电联产配合条件进行量化处理,得到单效、双效吸收式热泵不同工程应用下的边界条件以及机组COP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比较得出:单效吸收式热泵机组合理的热水出水温度不应高于90℃,考虑工程应用条件,其合理的热水回水温度不应高于60℃;双效吸收式热泵机组合理的热水出水温度不应高于60℃;两种热泵机组COP均随热水供、回水温度提高而降低,且受热水供水温度影响更显著;余热水温度在合理温度范围内波动时对吸收式热泵机组COP的影响相对较弱。本文基于实例分析,提出了检验不同热泵机组应用于热电联产的配合度、完成度指标;结合吸收式热泵属性特征提出了基于各个热电工程实际个性化、定制化复合热泵机组设计的新思想。根据实例条件,得出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系统是目前用于热电联产改造工程的配合度良好、完成度最高的技术选择。通过热力计算和卡诺定理推导,共同论证了基于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装置的热电联产综合能效高于单效吸收式热泵组成的热电联产系统。最后将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技术应用于某热电厂节能改造工程,给出了采暖季供热负荷逐时变化条件下的新型热电联产节能效益,并通过投资回收期、能源利用率等技术指标对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的工程应用做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结论显示,不改变热电联产循环工况,仅用复合单效吸收式热泵机组替代首站换热设备,扩大供热面积92.4万m2,单个采暖季直接节约一次能源2.06万吨标准煤,热电厂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到73%。最后指出热泵技术用于热电联产冷凝余热回收在余热流量分配、运行管理调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本文的研究体系、结论与提出的问题对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