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男女橄榄球运动员侧切跑中,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重点分析女橄运动员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发生机制,探索评估ACL损伤的风险指标;参考男子橄榄球运动员相关指标,对女橄运动员ACL损伤进行预防性康复体能训练并评价其效果。研究方法:男、女橄榄球运动员共36名,普通女橄组(NF)10人,优秀女橄员组(EF)14人和优秀男橄组(EM)12人,EF组随机分为实验组(REF)与对照组(CON),每组7人,实验组进行12周康复训练,对照组不干预。采集侧切跑运动学数据和SEMG数据。实验结果:着地、峰值时刻指标:EF组髋关节的屈曲角、膝关节屈曲角小于EM组(P<0.05),髋关节内翻(P<0.01)、内旋、膝外翻角大于EM组。NF组髋关节屈曲峰角度、膝关节外翻力矩小于EF组(P<0.05)。REF组髋关节屈曲峰角度、力矩大于CON组,膝关节外翻角小于CON组;EM组、EF组间VM肌肉贡献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EF组ST、VM、LG、MG(P<0.05)肌电活动高于EM组。EF组VL肌电活动高于NF组(P<0.01)。REF组ST、LG肌电活动低于CON组(P<0.05)。CI:EM组LG/LH, H/QCI指数高于EF组,EF组H/QCI指数低于NF组。REF组H/QCI指数高于CON组(P<0.05)。EM组VM/VL的RMS比例高于EF组。REF组VM/VL值比CON组高。EF组ACL峰负荷与矢状面峰负荷大于EM组,REF组ACL峰负荷与矢状面峰负荷小于FF组(P<0.05)。结论:1)橄榄球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特点存在显著的性别特征与竞技水平特征。2)侧切跑支撑阶段,落地时刻与峰值时刻的髋关节屈曲角度、力矩,膝关节外翻角度、力矩是导致ACL损伤重要风险因素。LG/Lll,H/QCI指数、肌电贡献率、VM/VL的RMS比值可作为评估ACL损伤风险指标。:3)女橄运动员的膝关节ACL损伤风险高于男橄运动员。支撑阶段,ACL相对受力与矢状面受力高于男橄运动员,矢状面ACL负荷是ACL损伤重要风险因素。4)不同水平女橄运动员膝关节ACL损伤风险不明确。5)侧切跑支撑阶段的早期(<30%)是ACL损伤高发阶段。6)PEP方案结合平衡能力训练可改善女橄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