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丝竹”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地方性器乐合奏类型,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丝竹乐”类型的一种地域化样式延续;江南丝竹音乐以流畅婉转、恬静优雅、细腻柔和的曲风和重要的“韵”深入人心。明代陆时雍就曾说过:“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可见,韵是艺术层次的分水岭。而二胡独有的韵味和自身具有抒情性等特点恰恰与江南文人的音乐传统和地域民间特色“不谋而合”,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江南丝竹音乐的“代言人”之一,二胡也多了一片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在这样的特定传统文化背景和理念的培养下;经过潜移默化的积累和“润物细无声”般的传承;在著名演奏家如:朱昌耀、邓建栋等人的努力下,终于形成了江南地域二胡的特色。 论文第一章从1.江南丝竹的历史来源与形成、2.江南丝竹音乐的演奏形式、3.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艺术特色、4.江南丝竹音乐形成的文化背景这四方面入手,全面地介绍江南丝竹音乐。第二章对二胡的来源以及发展历史进行概括。第三章阐述的是在江南丝竹音乐文化的影响下,二胡风格的成因以及具有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二胡乐曲的风格特点和代表曲目来阐明江南丝竹音乐与二胡的关系,第四章把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与二胡自身的演奏、教学、以及创作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阐明江南丝竹音乐对二胡技法和演奏、对二胡教学、以及对二胡创作等方面的影响。 江南丝竹孕育了二胡地域性风格的发展,二胡在借鉴、吸收了江南地域的养分基础之上,更好的传承了江南丝竹文化。本文通过研究江南丝竹音乐的发展对二胡的影响,让我们对江南丝竹音乐的发展、二胡音乐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更好地弘扬中国民族音乐尽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