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来自中国1978~2007面板数据的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abb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公共支出是一个重要因素。对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实现公共支出结构优化、提高公共支出效益的重要前提。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伴随知识经济到来而产生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及其蕴含的公共支出政策含义。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长期经济增长是由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内生解释的,而这些变量对政府支出政策是比较敏感的。这就为政府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有所作为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随后将公共支出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构建内生经济增长的两个理论模型,发现政府支出是存在一个最优规模,且公共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是存在一个最优比例。本文然后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公共支出的历史变化进行了简单回顾,并从政府公共支出总额和支出结构两个方面对中国政府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公共支出结构中不同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相同。本文最后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上述实证分析,构建和完善中国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设计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支出模式:一主线与两重点的新型模式。其中公共支出的主线是更多地提高人的素质,公共支出的两个关键投向是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和重视知识的溢出效应。以加快推动政府转型,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公共支出功能,维护公众的预算监督权作为创新公共支出模式构想的实现条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入,远期外汇市场发展日益重要,特别是定价问题。本文将境内外远期汇率对即期汇率的预测有效性进行了评估,以2005年10月24日-2008年12月31日人民币境外N
学位
当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区域贸易合作的步伐也日益加快。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世界各国签署的各种区域经济合作协定己经达到300多个。近几年来,我国也顺应区域
学位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把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和发展金融学等相关理论相结合,深入地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的作用机理。   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