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商务活动的最重要的成效之一表现为外贸经济的增长。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创新对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被认同。因此,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外贸经济增长以及二者的关系逐步成为了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探讨领域之一,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全国外贸大省的广东,当前外贸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转换时期,而依靠科技创新显然是完成这个转换的重大支撑。根据保罗·R·克鲁格曼等创立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外贸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以各种创新要素的空间流动为基础的综合表现。要素的空间流动不仅可以优化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更可以通过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来促进外贸经济的增长,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是一种内涵式空间优化增长方式。因此,广东通过加快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来促进外贸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结构优化与效益提升,是最为重要且可行的途径之一。作为一个地方样本研究,本文试图通过采集2000—2014年的相关数据,深入分析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变动与广东外贸经济变动及二者的关系,探讨如何加快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服务于未来广东外贸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提质增效和外贸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以此为全国外贸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梳理了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与外贸经济的相关理论,并对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外贸经济增长以及二者的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基于科技知识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以及科技财力资源四个维度对广东科技创新要素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再次,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中对于外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以及广东省外贸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从外贸经济的规模、结构两方面对广东外贸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变动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分别从广东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与外贸经济增长,从规模增长、结构变动两个方面去进行实证计量检验和分析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发现,广东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确实是对外贸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并且有些科技创新要素指标对于外贸经济的增长影响非常显著。同时,科技创新要素不但对于外贸的规模扩大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外贸结构调整也有促进作用,特别是机电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同时,根据上述分析和定量研究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对未来广东如何更好更快地聚集大量优质科技创新要素,推动外贸经济结构调整、规模增长,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