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在德国汉堡的Johannes Brahms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独树一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伟大的钢琴家,同时还是伟大的交响乐队指挥家、作曲家。勃拉姆斯初期的艺术创作思想理念是提倡恢复古典主义均衡理性的原则,他并不是外界评论的那样,俨然是一个“保守”“复古”主义者,但因身处欧洲浪漫主义时期,他的作品中也不乏浪漫主义的音乐元素。勃拉姆斯晚年期间创作的二十首钢琴小品(作品116-119号)是浪漫主义时期间奏曲这一体裁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优秀作品。为了更深入的研究与领会勃拉姆斯间奏曲这一体裁的创作特征及音乐内涵,笔者通过谱面呈现给我们的音乐各要素的信息,根据去探究勃拉姆斯创作晚期间奏曲的创作特征与意图,寻找勃拉姆斯式的创作特点、创作手法,加以概括总结他独创的音乐风格,揭示作曲家内心的音乐情怀。通过知网,万方,百链等大数据库的检索与整理,笔者发现间奏曲是一个出现率较低的体裁之一,相对于其他体裁来说,研究的人并不是很多。晚年的勃拉姆斯创作趋向于自省,创作方向也由原来的奏鸣曲、交响乐、狂想曲以及匈牙利舞曲进而转向纯器乐小品(室内乐与钢琴小品)。而间奏曲就是勃拉姆斯晚期的主要创作方向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间奏曲作品Op.116、Op117、Op118、Op119这四部作品,无论从技巧还是内容上都达到十分成熟的境地。众所周知,勃拉姆斯终生未娶,他仰慕着师母(舒曼之妻)克拉拉·舒曼,但碍于当时的社会人伦,他从未向她表白过自己的心声,因此,勃拉姆斯借助他的这一体裁形式的音乐创作,抒发了对师母克拉拉的仰慕爱恋之情。晚期作品总体风格较为压抑,沉重,结构上十分短小精炼,作品Op.117鲜明的阐述了勃拉姆斯晚期的创作个性特征。任何理论需要实践经验来支撑论点,而理论同样又是来源于实践,最后终究在时间中得到检验,进而引导实践。本文的写作灵感是来源于研究生学习期间对勃拉姆斯几首钢琴间奏曲演奏的学习,并从中发现了勃拉姆斯性格和创作中的一些矛盾因素以及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作品中的碰撞与整合。这些音乐元素经过构建与整合便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从勃拉姆斯间奏曲作品这个方向阐述间奏曲体裁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作品Op.117的创作背景。第二章节从间奏曲Op.117的创作手法与曲式结构解析方面对作品Op.117这个套曲中三个作品进行分析。第三章节是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勃拉姆斯间奏曲古典技法与浪漫色彩是如何完美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