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首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理论和实践的星族合成方法,并着重介绍了星团谱样本的星族合成方法和演化的星族合成方法.为了研究蓝致密矮星系(BCDG)、蓝致密星系(BCG)和 星暴星系(SB)等发射线星系中的恒星组成、恒星形成历史、能源机制和尘埃分布情况,提出了矮星系之间一种可能的演化关系.为了研究发射线星系M81的核区和其中一些亮的HII区中的恒星组成、恒星形成历史、能源机制和尘埃分布,研究人员从BATC多色巡天得到的M81的HII区样本中,选取了一些亮度较高的HII区和核区进行学谱观测,并进行了星族合成研究. 利用北京天文台60/90 cm Schmidt望远镜的多波段中等宽度滤光片系统(BATC)观测得到的光度数据,结合最新的演化星族合成方法,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适合研究邻近星系的星族特性二维分布的星族合成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人员研究了年龄和金属丰度分布范围较广的简单星族指数,发现了一些可以用来确定星族年龄的特征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