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丹是一种高毒性的有机氯农药,能够引起DNA损伤和基因组不稳定性,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性的威胁。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白血病的患儿骨髓中硫丹的水平高于正常人,提示硫丹可能与白血病存在一定的联系,然而目前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硫丹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发生DNA损伤反应的分子机制,为揭示硫丹与白血病的关系提供重要的实验性证据和参考价值。 本研究利用MTT实验检测了硫丹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硫丹降低了K562细胞的细胞活性,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硫丹在较高浓度下(75μM)能够降低K562细胞内SOD活力。彗星实验和微核实验发现硫丹(75μM)可引起DNA损伤,且在不同的暴露时间下(12、24、48h)影响了ATM及其下游DNA修复相关基因如FANCD2、BRCA1/2的表达水平,而ATM抑制剂KU-55933能够抑制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不同浓度的硫丹(25、50、75μM)处理K562细胞48h,显著上调了DNA损伤应答基因TP53和GADD45A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下调了DNA复制基因PCNA和DNA修复基因XRCC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结果分析显示较高浓度硫丹(50、75μM)会引起细胞周期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6表达降低,p21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PUMA的表达及BAX/Bcl-2比率升高。 本研究揭示了硫丹能够通过ATM-p53信号通路引起K562细胞发生DNA损伤,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提示硫丹与白血病之间存在潜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