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痹通胶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元醇代谢通路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治疗后醛糖还原酶(AR)活性、Na+-K+-ATP酶活性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的改善情况,探讨消渴痹通胶囊对DPN患者(气虚血瘀证)多元醇代谢通路的影响,挖掘其可能的作用靶点和机理,肯定中医药对DPN的临床疗效,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方法:60例确诊为DPN(气虚血瘀证)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0例。在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服消渴痹通胶囊,对照组服依帕司他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多元醇代谢指标(AR活性、Na+-K+-ATP酶活性)、NCV及糖代谢指标、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消渴痹通胶囊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减低,其效果优于依帕司他对照组(P<0.01);消渴痹通胶囊治疗组患者的腓总神经运动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SCV)提高,且优于依帕司他对照组(P<0.05);消渴痹通胶囊治疗组的AR活性受到抑制、Na+-K+-ATP酶活性有所增加,并且治疗组两个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依帕司他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流变等指标得到了改善,消渴痹通胶囊治疗组要优于依帕司他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消渴痹通胶囊能够抑制DPN患者AR活性、增加Na+-K+-ATP酶活性;能够改善DPN患者的MCV及SCV,能够改善DPN患者糖代谢水平及血液流变情况;能够改善DPN患者气虚血瘀证的相关临床症状。提示改善多元醇代谢可能是消渴痹通胶囊治疗DPN的作用靶点和发挥疗效的机理。
其他文献
根据卫星导航系统地面观测数据的特点,建立了站间和星地时间同步的状态空间方程和量测方程,设计了序列Kalman滤波算法,综合利用时间同步观测数据及伪距观测数据,求解出监测站及导航卫星钟差。通过仿真计算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及设计的序列Kalman滤波算法,提高了卫星导航系统站间和星地时间同步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卫工明渠-细河水系是沈阳市重要的平原分汊河流,汛期肩负着河道沿线雨污排水和农田排涝的重要任务。为保证上述排水系统充分发挥预期功能,结合既有条件,提出利用钢坝分流雨水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病痹证)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其中医口服用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用药的分布
推导了可直接应用于AD采样数据的高效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通用结构,并对抽取因子对信道化输出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信道化接收机在不同环境下应用的约束条件。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