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作为本国货币与外币的相对价格,对一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来看,它主要是通过对本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促进或者抑制效应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对这种效应的存在进行检验以及分析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文章先从对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之间关系的几种学说比较开始,总结归纳了前人有关该领域的研究文献,为后续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接着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为了使阐述的过程更严谨,结构和条理更清晰,我们将1979年之后我国的国际收支变动分为了三个阶段来研究。除了对不同时期的贸易状况进行剖析之外,我们还会对相应时期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做出分析,探讨汇率的变动与对应阶段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改变之间的联系。
在定量分析方面,为使得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我们选用了实证研究中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分析等手段来解释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对近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我们得知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和进出口贸易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并且它们之间存在了长期的协整关系。在检验影响贸易收支调整的“J曲线效应”方面,对脉冲响应图的分析可知我国的出口贸易与汇率变动间存在时滞,但是进口领域中则不存在。
最后,针对目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引起的贸易摩擦,我们给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快汇率制度改革步伐、进行产品升级换代与产业结构调整、充分运用WTO规则化解贸易争端和深化体制改革拉动内需等。相信经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将会出现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