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治疗对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获得性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te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疟疾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为严重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世界疟疾报告指出,全球每年约5亿人患疟疾,100万人以上因其死亡,30多亿人口受其威胁。重复感染是疟疾的突出特征之一,而疟原虫免疫逃避相关机制尚未充分阐明严重阻碍了疟疾疫苗的研制进展。由于尚无安全有效的疟疾疫苗问世,药物治疗一直是人类控制疟疾的唯一方式。氯喹(chloroquine)是经典的抗疟药物,但鉴于耐氯喹的恶性疟原虫株的不断出现,WHO推荐在耐药性恶性疟原虫流行区采用以青蒿素(artemisinin)类抗疟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 虽然抗疟药物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的疟原虫感染,但在流行区普遍存在再次感染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宿主很难建立长期持续的抗疟保护性免疫。有研究证实,宿主抵抗再感染的能力随着两次感染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带虫免疫,即控制原虫血症于低水平而不完全清除疟原虫是疟疾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似乎与避免疟原虫耐药而进行根治性药物治疗控制疟疾的基本原则相矛盾。鼠疟模型显示,早期根治性治疗的感染小鼠,对同种疟原虫的再次感染很难发挥有效的抵抗作用;而氯喹和青蒿琥酯(artesunate,青蒿素类)可能对宿主的细胞或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抑制效应。为此,抗疟药物对疟原虫感染宿主获得性免疫建立和抵御再感染能力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阐明。 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通过早期建立有效的Th1型应答和后期的抗体效应最终消除疟原虫的感染。IFN-γ和特异性IgG是参与这一过程必需的效应分子。本研究以约氏疟原虫非致死型(Plasmodium yoelii 17XNL)和致死型(Plasmodium yoelii 17XL)分别感染可自愈的BALB/c和DBA/2小鼠,经自愈和不同剂量氯喹或青蒿琥酯治愈
其他文献
高师院校的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教师的使命,科学、有效地利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促进高师院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我们关注的课题。本文在定位高师院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
<正>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教材也把原来的详细操作讲解部分去掉,沿着信息的获取、加工、
文章提出对行业指数收益率序列分阶段进行聚类分析的动态分析方法,以考察行业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化过程。文章利用深交所的行业指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基准类的概念,分析
回族的民间文化伴随着回族的形成仅有 70 0年的历史 ,但却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 ,作为伊斯兰文明与儒教文明在中国本土碰撞、对话、调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多元性文化 ,显示出了
在分析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现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现实背景、试行公务员任用的经验教训,并且结合我国公务员聘任制的改革的现状,对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实施过程
游泳是高校重要的体育教学项目,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有着良好的提升。目前,高校游泳教学训练手段落后,方式不科学,使高校游泳教学和训练陷入停滞局面。本研究以高校
海明威的小说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蕴,表现了与众不同的“冰山”风格。
近年来,随着日本观光立国政策的不断推进,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游客赴日旅游的越来越多。日本干净整洁的街道、体贴细致的待客之道等都给各国游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其中日本
报纸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教师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如何开发出符合教师特性,与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相
本文主要从数学上建立了三个具有免疫的乙肝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对前两类模型的动力学性态进行了分析.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乙肝病毒(HBV)的一些相关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