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Zr、Nb及复合添加Zr和Ti对Al-Zn-Mg-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Zn-Mg-Cu系合金是航空、航天以及军事领域的重要材料,在我国的军事、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和国内宇航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此类高性能铝合金的需求非常迫切,针对A1-Zn-Mg-Cu系合金存在铸造缺陷多和可焊性差等问题,本文以Al-Zn6.1-Mg2.9-Cu2.0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硬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添加Zr、Nb及复合添加Zr和Ti对铸态和热处理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成分合金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此外,本课题还采用Gleeble热模拟研究了添加Zr、Nb及复合添加Zr和Ti对合金的热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的影响。上述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单独添加Zr(0.2 wt.%)元素、Nb(0.2 wt.%)元素,复合添加Zr(0.2 wt.%)和Ti(0.2 wt.%)元素都可以细化铸态合金的晶粒,其中复合添加Zr和Ti的细晶效果最为显著。铸态Al-Zn-Mg-Cu合金中主要含有η相(MgZn2)、S相(Al2CuMg)和T(AlZnMgCu)相,添加微量元素后铸态合金的物相组成没有明显变化。四种合金经过优化后的T6热处理工艺分别为480℃/90 min+140℃/4 h、470℃/60 min+130℃/4 h、490℃/90 min+140℃/4 h和470℃/60 min+130℃/16 h。其中,含Zr和含Zr+Ti合金经热处理后分别析出了纳米级的Al3Zr和Al3(Zr,Ti)弥散相,它们具有细化合金晶粒、钉扎位错和阻碍再结晶的作用。此外,含Zr合金三级时效(130℃/4 h+212℃/30 min+170℃/4 h)处理后,合金的硬度达到184 HV,比单级时效降低了11%,但是电导率调高了39%。晶界上分布的第二相呈断续状,相比单级时效连续状第二相有利于抗腐蚀性能的提高。四种合金的流变应力都随着热加工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随热加工速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四种合金的本构方程有所不同:其中添加Zr和添加Nb的合金形变激活能都有所降低,而复合添加Zr和Ti的合金形变激活能升高。所有铸态和T6态合金的硬度都随焊接热循环温度升高而降低,其中铸态合金组织随着热循环温度的升高逐渐由枝晶转化为等轴晶并伴有再结晶,而T6态合金中析出相随着热循环峰值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少且出现分布不均匀。
其他文献
图像去噪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一种基本且重要的环节。其相应的去噪算法种类多样,有各向异性扩散模型、总变分模型、非局部均值去噪算法,三维图像块匹配算法以及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等。传统的图像分析方法大部分还是基于像素域的网格分析方法,其主要表现为空间域与变换域。本论文在团队研究的基础上将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引入到数字图像处理中,以S
磨煤机是制粉系统的核心设备,是火力发电厂重要辅机设备之一。在火力发电厂升降负荷的过程中,需要启停一套或多套制粉系统,其中磨煤机及其附属设备启停时,如果控制稍有偏差则可能出现爆磨或其它危险情况。因此手动启停设备,不仅无法快速响应增减负荷要求,而且难以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为此有必要投用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顺序控制系统取得的应用成果上,结合工程项目实践,在火力发电厂磨煤机顺序控制
乌鳢是广东的优势淡水养殖鱼类,养殖面积达到6.8万亩,年产量约为22万吨。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食用乌鳢可起到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快速恢复体能的功效。但当前乌鳢的加工模式以鲜销和冻鱼片为主,大量具有生物活性鱼皮、鱼鳞和鱼骨等副产物被抛弃。因此,本研究采用具有特殊功效的乌鳢鱼皮作为原料制备胶原蛋白肽(CP),并对其进行理化特性和微观结构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外界条件(温度、p
配电系统的负荷在不断地增长,电网建设也随之进行多点投资、点多面广的改造。然而,这一改造会导致电网改造得不彻底、改造技术条件偏低的问题。同时,电网的承载能力难以跟上配电系统负荷的发展速度,无法满足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因此,为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配电网进行合理地规划是势在必行的手段。本文结合A区地域特点、发展规划,从配电网网络结构水平分析、负荷供应能力、装备技术水平、重要用户供电情况等各方面
土体宏观力学性质与其微观结构特征紧密相关,对其深入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土体宏观变形和破坏的微观机制和规律。论文从野外地面沉降工程实例分析,室内砂土固结实验,计算机离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FOLED)是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显示技术之一,而基底材料的性能是决定器件性能、使用寿命和实现“柔性”的关键。本研究首先利用不同浓度的Na OH溶液调控漂白蔗渣浆中的半纤维素含量后,采用机械研磨法制备纳米纤丝纤维素(CNFs);然后以CNFs为稳定剂与丙烯酸树脂ABPE-10混合,通过Pickering乳液技术与真空抽滤及热压加工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制备具有“砖-泥”结构的多层CN
物联网的出现,正在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物联网拉近了人们与物理世界的距离。当前,物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各类应用日新月异,物联网感知设备种类繁多,软件架构也在进化,实际应用场景的众多不确定性,使物联网应用系统面临网关设计和权限设计的挑战:(1)物联网的设备是由各厂商设计生产的,导致了不同的设备之间的数据格式、通信帧结构和通信方式都存在着巨大差别,而不同应用场景的前端业务处理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要求
三维仿真漫游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工程应用领域的重要体现之一。开发三维仿真漫游系统的技术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成熟而不断发展。根据真实的校园环境模拟出虚拟场景的虚拟校园系统是三维仿真漫游系统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应用。虚拟校园系统使学校可以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和宣传展示。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史和虚拟校园的建设情况,根据建设虚拟校园的需求,从开发效率、开发成本和多平台支持的角度对Unity等
随着空间折展机构在航空航天、土木工程、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于设计性能优良的空间折展机构的需求愈来愈迫切。空间折展机构相对于平面折展机构拥有更大的折展比,折展空间更大,折展更加灵活,仿生机构设计方法的不断发展也为设计空间折展机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本文依据仿生机构设计原理,以合瓣高脚蝶形花冠的迎春花的开放过程为概念设计灵感,设计了一种空间折展机构,并对该种折展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首先
断路器(俗称开关)是电力系统实现控制和保护的关键电气设备。在10k V配电网络中,手车式开关柜是重要的控制保护电器,同时也是配电系统智能化发展的重点设备。随着电网运营机构对电力网络智能化投入逐步增加,智能化电气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力系统中。而传统开关柜常用电磁式操动机构配合电气二次回路进行监视控制,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快速调整快速响应的要求。因而对原有传统开关柜进行升级改造将对实现配电网智能化起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