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DM肥胖患者皮质醇水平与血糖血压血脂的关系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uzu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皮质醇水平,探讨T2DM肥胖与血皮质醇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皮质醇水平与血糖血压血脂的相关性,为T2DM肥胖患者提供预防和治疗依据。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T2DM标准诊断,其中男75例,女71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58.32±11.24)。按体重指数分为两组:非肥胖组(BMI<25)64例,其中男30例,女34例;肥胖组(BMI≥25)82例,其中男45例,女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SDP)、舒张压(DBP)、空腹静脉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血皮质醇及糖尿病合并症等指标。所有数据Excel录入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并计算相关系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BMI的相关因素;将t检验和卡方检验有意义的指标纳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肥胖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性别经卡方检验,显示性别构成无差异(P>0.05);两组间年龄、病程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肥胖组Hb A1c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TG、LDL-C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8:00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肥胖组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例数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24:00皮质醇水平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高皮质醇患者例数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5)。以BMI水平为因变量,将上述有显著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24:00皮质醇、8:00收缩压、TG与BMI呈正相关性(P<0.05)。将t检验和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以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肥胖为因变量,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皮质醇(OR=3.250)、高血压病(OR=6.776)、TG(OR=1.907)是T2DM肥胖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8:00,16:00血压和皮质醇互为正相关,24:00皮质醇与8:00血压呈正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空腹血糖与8:00和24:00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P<0.05);晚餐前血糖与16:00皮质醇呈正相关(P<0.05)。24:00皮质醇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1)T2DM肥胖患者午夜24:00测试的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2)当皮质醇水平升高时,T2DM患者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增加。3)皮质醇水平与血糖、血压、血脂有关。
其他文献
为满足大容量中压直流供配电系统的保护需求,研制了5 kV/110 kA快速中压直流空气断路器。针对中压直流空气断路器大电流分断的技术难点,开展了空气电弧的仿真及试验研究,建立
<正>中学地理融合性课堂的核心理念包括四个方面:教学目标上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教学内容中重视学习材料的整合;教学手段上讲究"四板"手法的融合;教学过程中追求师生互动的和
<正>温州鼓词,浙南地区独具特色的说唱艺术,用温州方言演唱,俗称"唱词";又因过去大多为盲人所演唱,又称"瞽词""盲词";流行于温州市区鹿城、瓯海、龙湾,以及毗邻的瑞安、平阳
期刊
纤维支气管镜在老年病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因各种疾病而长期卧床的比例越来越高,长期卧床病人气道内积聚较多的分泌物,使肺部感染机会增加,作
期刊
目的:探讨宫外孕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42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熟练、规范宫外孕护理抢
目的:探讨对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2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病人进行基础护理、导管护理、气道湿化、预防感染等措施。结果:32例病人均未因护理不当出现并
本文对1997年我院急诊ICU组建以来的行紧急机械通气抢救的危急重症患者62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提高急诊呼吸管理的水平.
期刊
21世纪初,世界各国掀起教育改革浪潮,革除传统教学弊端,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共同目标追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受到各国教育界所重视并追求,特别是探究学习更是各国所
在水煤浆和原煤的燃料特性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煤浆中水分对着火燃烧的影响、烟气中水蒸气的来源及水蒸气对传热的影响,可得出结论:在保证水煤浆粘度和粒度的前提下,应该尽量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