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京津冀港口群耦合性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daf4r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港口实力的增强,港口群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着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成败。港口群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是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点,更是调整区域产业布局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此背景下,地理位置相近的港口之间抱团发展促进了区域港口群的形成,其生产运作的有效性由港口间的协同发展程度决定。鉴于此,研究探讨港口群内各港口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对港口行业健康成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以促进港口群系统内部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耦合的概念引入港口群系统中,基于共生理论对京津冀港口群的耦合性进行研究。本文参阅大量文献,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明确了港口群的概念及类型、五大港口群的港口组成和服务区域,对共生理论、耦合及耦合度的计算、粗糙集等理论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分析了京津冀港口群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的地理位置、经济腹地、港口设施或建设情况、政策优势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利用SWOT分析法对京津冀港口群作了综合分析;最核心的部分是基于共生理论对京津冀港口群的耦合性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包括投入层、生产层和产出层共13个指标的港口群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粗糙集理论进行了指标约简,消除指标间的冗余关系,获得较为合理的权重分配方案,并对京津冀港口群的耦合度进行计算,详细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最后,对提升京津冀港口群的耦合性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即制定科学合理的京津冀港口群整体发展规划、建立港口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建设信息化平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人才资源合作与共享。
其他文献
调查发现安丘生姜生产上存在部分地区施氮量较高、部分地区施钾量较高及有机肥盲目施用的现象,为此,在安丘开展不同施氮量、施钾量及有机肥替代化肥量在生姜上的肥效研究,以
基于2014年以来云南地区GNSS连续观测资料,采用最小二乘配置、克里金插值等方法进行速度场、应变参数的求解,分析云南地区近期地壳活动特性及其强震影响。结果表明,以文山测点为基准的速度场存在整体的顺时针运动特性,且各测点运动方向存在差异;云南整体区域最大剪应变积累存在北强南弱、西强东弱的特性,目前滇西北地区最大剪应变增强最快,滇南至滇西南等区域挤压应变积累明显。2014年内的3次6级以上强震在宏观
构建海洋三维磁空间背景场模型时,解析延拓是实现不同高度磁场数据相互转换的关键。针对向下延拓数据中的高频信息极易被延拓算子放大,并包含在延拓后的磁场资料中,降低了三维磁空间背景场模型的构建精度,引入二维小波自适应阈值去噪方法,在不同小波分解阶层中设定自适应阈值,在向下延拓前去除磁测数据中的高频噪声,改善向下延拓结果。理论模型试验与实例分析表明,在不同噪声条件下,二维小波自适应阈值法可有效提高数据的信
在经典的对流层层析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层析模型。首先采用非迭代重构算法估算出层析网格顶点处的水汽密度值,然后根据网格顶点处的湿度信息内插出网格中心点处的水汽密度值,并将其作为初始值,通过迭代重构算法对其进行再次修正。组合重构算法能够为迭代重构算法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初始值。试算结果表明,组合重构算法相比单一重构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