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赤字企业信用风险评价问题的研究——以某日资银行为例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l9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金融界的关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作为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的变迁伴随着银行业务的演变而发生变化,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的演进,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的风险管理实践,把握未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经历了资产风险管理,负债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和风险资产管理时期。  在商业银行发展的各个时期,信用风险的管理至始至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信用风险管理成功与否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盈利的关键因素,也对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信贷高速投放带来的风险也在急剧增加。《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实施要求银行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架构,特别是针对现有赤字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成为多数银行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选择赤字企业信用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商业银行降低信贷业务的违约率,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银行架构重组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M银行——某日资银行在中国设立的子银行为例,介绍了该银行既存的赤字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流程,选取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赤字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既存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分析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后提出改善和解决的方法,总结改善后的赤字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所带来的效果。最后,展望了完善赤字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对于企业、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借鉴意义。  全文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理论分析。首先,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做了简单陈述。其次,对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合阐述。针对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企业违约率测度模型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综述,总结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优缺点;从国际银行和国内银行两方面阐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的趋势性要求。  第二部分,现实分析。针对案例银行——M银行既存的赤字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进行分析。首先介绍M银行赤字企业与授信业务的现状,从银行坏账准备金计提的方面来强调防范赤字企业信用状况恶化对银行产生的重大影响。然后通过三种不同类型的赤字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的过程,验证既存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发现问题点和不足并分析原因和影响。最后提出改善意见和解决方案,总结带来的实际效果。  第三部分,研究结论。展望完善赤字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对企业、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借鉴意义,探讨本文的可推广性和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在快速推进,也让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时代机遇,相较过去,建筑的种类和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高空建筑在当前城市发展中已经不鲜见,而且随着国
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以降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成本、提高融资信用水平,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融资需
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知识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我们的社会、经济、城市的发展与进步。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高科技企业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的
近年来,国内外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迅猛,成为诸多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在国内,已初步形成首都、长三角、珠三角、滇海、川陕和中部几大创意产业集群带。  本文在介绍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