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基于截面数据的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_F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我国股票市场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的历史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情绪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属于行为金融学的范畴,行为金融学在研究中考虑了投资者的心理及行为等主观因素。我国的股票市场虽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与发达国家成熟资本市场仍有不小的差距,市场有效性理论等传统的金融理论很难对我国股市的一些市场异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国内的金融研究者引入了行为金融理论,并针对我国股市的特点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可以说是我国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一个补充。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创新地使用核心词的百度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并结合其他代理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拟合成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并系统地分析了投资者情绪的总体效应以及横截面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情绪具有总体效应和横截面效应。在总体效应方面,投资者情绪对未来的市场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高涨时会带动市场整体收益率上升,情绪低迷时则会拉低市场整体收益率。因此,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情绪是股票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横截面效应方面,不同特征的股票对投资者情绪的敏感程度不同,即投资者情绪对不同特征的股票具有差异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成长性较差、风险水平较高、市盈率较高的公司,其股价对投资者情绪的变化较为敏感。具体而言,当投资者情绪指数上升时,成长性较差、风险水平较高、市盈率较高的股票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其他文献
首先,该文从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理论基础的一般性分析出发,在比较不同流派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革,提出"非均衡协调发"是当前中国区
该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尤其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这一段特殊时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情况作了具体分析,并设计了一个数量模型,且验证效果很好,同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