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w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同病原菌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6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80例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0例IE患者易患因素按比例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36例(45.0%),无明显基础心脏疾病17例(21.3%),心脏介入治疗术后10例(12.5%),风湿性心脏病8例(10.0%),瓣膜退行性变7例(8.8%)等;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86.3%)、血尿(71.3%)、脾大(40%)、窦性心动过速(37.5%)。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41例(51.3%),金葡球菌18例(22.5%);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病变占43.8%,主动脉瓣病变和联合瓣膜病变均占27.5%,腱索断裂或瓣膜穿孔为22.5%。80例患者中,7例死亡,死亡主要原因为恶性心功能不全。革兰氏阴性杆菌IE多发生于瓣膜置换术后或人工血管植入术后患者(p<0.05),草绿色链球菌IE多发生于二尖瓣脱垂的患者(p<0.05)。金葡球菌和阴性杆菌IE患者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草绿色链球菌或粪肠球菌IE患者(p<0.05)。革兰氏阳性球菌与革兰氏阴性杆菌在感染心脏部位上无明显差异(p>0.05),革兰氏阳性球菌之间在感染心脏部位上存在明显差异,草绿色链球菌主要以感染左心结构为主(p<0.05),金葡球菌以感染右心结构为主(p<0.05)。各致病菌累及心脏瓣膜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草绿色链球菌以破坏二尖瓣或主动脉瓣为主(p<0.05),并易导致腱索断裂或瓣膜穿孔(p<0.05),金葡球菌以破坏三尖瓣为主(p<0.05)。各致病菌IE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别,草绿色链球菌和粪肠球菌IE患者好转出院率高(p<0.05),金葡球菌和阴性杆菌IE患者死亡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   结论:   1.近年来IE的易患因素中先天性心脏病比率明显增高,而风湿性心脏病比率下降;2.病原菌以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为主,但呈多样化、复杂化特点;3.草绿色链球菌与金葡球菌累及瓣膜选择性不同;4.不同病原菌感染与IE预后具有相关性;5.不同病原菌IE的炎症指标升高水平不同;6.糖尿病、心脏传导异常、感染心脏部位及感染病原菌类型是影响IE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