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北地区开发区产城融合规划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t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伴随着人口红利的不断释放和民营经济的持续繁荣,我国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4年国家提出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明确了城镇化发展由“量”向“质”的转变要求。开发区作为重要的城乡空间单元,如何落实国家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探索切实可行的开发区规划建设新思路、新方法,有序推进开发区人口集聚和产业升级,是本文的重要研究目的。当前,国内城镇化发展区域差异化明显,西北地区开发区普遍存在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功能建设滞后、人口城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人们对开发区的认知:过于关注“产”和“城”,而忽略“人”的发展思路已不合时宜。本文重点在于厘清西北地区开发区规划建设中的“产-城-人”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开发区实现由“产-城”融合向“产-城-人”融合转变的着力点,并通过规划技术予以具体体现,最终实现西北地区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本文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我国城镇化和开发区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详细分析西北地区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特征,并总结其在空间、产业、城市功能、社会和生态方面的建设困境。其次,解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对开发区“产-城-人”三者的互动关系和要素进行分析,明确开发区只有实现产业城镇化、城市功能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才能有效推进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认为“产”是开发区的动力系统,提供就业岗位;“城”是开发区的硬件系统,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人”作为主体,是开发区的活力系统,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支撑。最后,以呼和浩特盛乐开发区为例,探索西北地区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方法及其规划策略,从开发区的土地生态承载力、人口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耦合协调关系入手,选取指标整体评价“产”和“城”的建设水平,识别盛乐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处于唤醒阶段。在此基础上制定三大策略:包括产业发展机遇、区域产业格局、产业发展潜力、人才集聚模式四个方面的产业发展策略;涵盖宏观、中观、微观的空间优化策略;囊括测算市民化成本、规划协调、投资融资的制度和政策设计策略,为内蒙古地区乃至西北其他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正>金色的寺庙、粉色的出租车、鲜艳的服饰……初到泰国的人都会被这个装点着七彩颜色的国家所吸引,人们在这里无时无刻不享受着丰富的"视觉盛宴"。五彩斑斓的颜色已融入进
期刊
用碱性亚硫酸盐对桉木原料进行预处理,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预处理所得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桉木原料经碱性亚硫酸盐预处理后,有部分木质素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开启了一场重大的时代转型,在生活、工作和思维方面都发生了大变革。当然,大数据带来很多积极变革的同时,对于高校
<正>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
<正>别墅绿化景观基本由私人庭院用地、住宅分割带、行道树、别墅周边的绿地、水景、孤植树和景点等7个部分组成。1.私人庭院用地。时下私人庭院用地最为流行的设计模式有3种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科技与经济、市场脱节、成果成熟性和适用性不强、资金投入缺乏保障、技术市场的建设不完善、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商品需求机制等问题。要把深化高
<正> 要求入党的同志为了使党组织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要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组织观念,提高思想觉
在中国,地摊经济是一种常见的经济形式。它的存在一方面有其合理性,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为市民提供了多层次、多方面的选择。同时,它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
超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反射波法是桩基检测中重要的两种方法。通过研究非金属超声波透射法采集的声学参数和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反射波波形的变化,可以得到混凝土中介质的变化情
目的探讨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检查的指征。方法收集6 632例羊水穿刺,将其羊水进行组织培养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唐氏筛查高风险是最常见的穿刺指征(44.68%),其次是孕妇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