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C112产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生物质原料可经加工生产为电力、气体或液体燃料,具有数量丰富、可持续性等优点。其中,非粮乙醇的生产和利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巨大前景。在非粮乙醇的生产过程中,纤维素酶成本约占50%,且纤维素酶粗制品通常酶系组分不全或组分不平衡,需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β葡萄糖苷酶(BG)以降低纤维素酶成本。本研究通过对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进行一系列的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缩短了产酶周期,提升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促进了非粮乙醇成本的降低。本文在实验中为了提升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力,对黑曲霉C112进行接种方式优化,并对接种方式改善后的种子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以马铃薯培养基为种子培养基,以发酵60h后的菌丝体种子液作为接种物进行接种为最佳接种方式。考察了单因素条件对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包括接种量、碳源、氮源、初始pH值、装液量、发酵温度、转速、发酵时间等,发现最佳的产酶接种量为6%,较优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芯56g/L,麦芽浸粉24g/L,硫酸铵2.8g/L,初始pH5。在上述条件下,250mL三角瓶中装液60mL,28℃、200r/min下培养120h,β-葡萄糖苷酶有最大酶活,为10.566U/ml。较优化前的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提高了39.08%。通过考察不同碳源在不同粒径下对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获得了不同碳源及粒径诱导产酶的最佳条件。分别以未过筛的麸皮,粒径<0.180mm的稻草粉,粒径>0.180mm的玉米芯为碳源,能达到该碳源条件下的最大诱导产酶能力。其中,适宜粒径的玉米芯诱导产酶能力最高且成本较低。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对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优化。对实验设计的结果进行响应面分析可知,在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下,当碳源浓度82.94g/L,产酶温度30.62℃,初始pH值为6.17时,实际测定的β-葡萄糖苷酶酶活可达31.150U/ml,接近软件预测的最大值31.118U/ml.各因素影响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的主次性顺序为:碳源浓度>产酶温度>初始pH值。通过考察发酵过程中进行pH调控对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得知在不干预情况下,培养基pH值通常在一天内由6.0降至3.83,最后稳定在3.33左右。菌体在第24h到第48h期间新陈代谢活动最为旺盛。由于黑曲霉并未因为发酵中的pH调节使最终产酶能力升高,因此在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期间无需进行pH调节。通过考察在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发酵温度条件对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得知最佳的产酶时间为144h,在发酵初期设定温度30℃,培养36h后,将温度降低至28℃可以使产酶效果最佳,其酶活值达49.570U/ml。本文还对β-葡萄糖苷酶的部分特性进行了研究。其中,β-葡萄糖苷酶分解pNPG的Vmax为0.195μmol·ml-1·min-1, Km为1.249×10-3mol/L。且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并在该温度下稳定。70℃及70℃以上的温度环境会导致该酶失活。
其他文献
利用超效率模型测度了2009-2012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大创新主体的创新效率,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比较分析了政府研发资助、市场化等环境因素对企业、高
我国已成为全球三大N沉降区之一。日益增加的N沉降能否增加森林土壤C吸存以及N沉降驱动下的森林土壤C吸存潜力有多大,目前科学界仍存在很大的争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集中体现着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既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
目的探讨利用合理的低蛋白饮食(LPD)治疗对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影响。方法筛选患者随机分优质LPD治疗组(30例)麦淀粉为主要热能来源;正常蛋白饮食组
居住区是社会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它更多的是承担服务社区居民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的功能需求以及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现在的很
<正> 我院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诊断要点上臂旋转,外展及上举活动的幅度约60~120°时,疼痛加剧或功能障碍。肩部肱二头肌部位疼痛、压痛、肿胀
极限性程度补语是用于某些谓词性成分(动词和形容词)之后作补语,并且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到达了相当高程度的补语。这类表示程度到达很高的特殊的程度补语结构一般比较短小,语
情报信息主导侦查机制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是新时代适应打击违法犯罪的需要,该机制主要有六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情报意识、硬件设施及技术、组织管理体系、专业队伍、制度及
访问控制是普适计算安全的一项关键技术。然而,由于普适计算的分布式、模糊和动态特征,传统的访问控制理论和方法不完全适合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需求。提出普适计算环境下基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元件实现线性放大(Linear Amplifier Using Non-linear Components,LINC)理论,将幅度和相位均有变化的射频信号分离成包络信号和恒包络角调信号,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