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参数对宫颈癌的评估价值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宫颈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并评估其对宫颈癌进行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入住本院的40例宫颈癌患者、40例宫颈良性占位性病变和40例正常人实施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灰阶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所得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成像对宫颈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1.29例宫颈良性占位性病变(12例肌瘤和17例息肉)在常规超声检查中得以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72.5%(29/40),其中宫颈肌瘤的诊断准确率75%(12/16),宫颈息肉的诊断准确率70.8%(17/24)。32(32/40)例宫颈癌在常规超声上得以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0.0%。2.①以≤2分来作为诊断宫颈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标准,符合率为95%(38/40);以≥3分为宫颈癌的诊断标准,符合率亦为95%(38/40)。②宫颈癌和宫颈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弹性应变率比值的分布均有明显趋势特征,其中宫颈癌均分布在1.5~7.5区间,而良性占位性病变基本分布在0~1.5区间,两组患者弹性应变率比值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宫颈癌组患者SWV均值明显高于宫颈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宫颈组,宫颈癌组与另两组之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宫颈占位性病变组和正常宫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①对宫颈癌病灶大小的测量方面,弹性成像测值和最终病理结果均显著大于常规超声所测大小(P分别为<0.05和<0.01)。②与病理诊断病灶是否浸润宫体和阴道穹窿相比较,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4.40例宫颈癌患者均有手术病理,弹性分期准确度为85.0%(34/40),且超声弹性成像对肿瘤分期与病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判断宫旁侵犯的灵敏度为77.7%,特异度为92.8%。结论1.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2.宫颈癌的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及剪切波速度都要高于宫颈良性占位性病变。3.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的分期和浸润情况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疗效的评估价值目的探索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对宫颈癌治疗的效果的评估价值,并探索其对宫颈癌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法,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观察并记录肿瘤残留情况,对治疗前肿瘤和治疗后残留肿瘤的病灶大小、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SR)和剪切波速度(SWV)进行记录,分析治疗前后肿瘤的弹性参数的变化,并对患者随访一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进行累积生存函数分析。根据治疗后肿瘤残留情况将患者分为肿瘤无残留组和残留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灶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SR)和剪切波速度(SWV)的差异,同时对肿瘤残留组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残留病灶的剪切波速度(SWV)差异。结果1.复查妇科超声发现肿瘤完全缓解(CR)31例,占51.67%,部分缓解(PR)19例,病情稳定(SD)10例,病情进展(PD)0例。治疗有效率(CR+PR)为 83.33%,临床控制率(PR+CR+SD)为 100%。2.按肿瘤是否有残留分为两组:无残留组(实验组)31例和残留组(对照组)29例,无残留组一年累积生存率要高,但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60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后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SR)和剪切波速度(SWV)较治疗前都是减小的,且差异有显著性。4.与残留组患者相比,无残留组患者治疗前病灶硬度要低,残留组SWV变化率要低于无残留组。5.PR患者治疗后SWV均值与SD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可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2.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可应用于宫颈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疗效的预测。创新点1.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进行系统的半定量和定量研究分析。2.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进行研究。3.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进行预测研究,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更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