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跨语言激活效应的探索成为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潮之一。学者对于跨语言激活效应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单词再认和词汇组织上。测试主要采用语言学实验范式,通过对词汇判断或范畴判断等认知任务来研究跨语言词汇激活效应。本研究将一语词汇与二语句子结合起来,旨在测试一语对等翻译作为激活词与目标任务二语句子的听力理解之间是否存在跨语言激活效应,探索一语对等翻译作为激活词是否能够减轻工作记忆负荷和加快中国二语学习者从心理词典中提取意义的速度,从而探索跨语言激活效应是否有助于二语句子的听力理解。本研究成果对于解决二语句子听力理解过程中意义提取的瓶颈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的被试为40名初三二语学习者,要求他们对所听到的48个二语测试句的有效性进行逻辑判断。测试句中,24个有一语激活词呈现,呈现时长为300ms,24个无一语激活词呈现,对应位置以空白呈现,呈现时长为300ms.有激活词的测试句中,8个测试句是在目标任务前呈现一语激活词,即前激活词;8个测试句是在目标任务后呈现一语激活词,即后激活词;8个测试句是目标任务前和目标任务后分别呈现一语激活词,即双激活词。DMDX3.2.6.1记录受试对测试句做出正确判断和错误判断的反应时间。数据分析由SPSS16.0完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实验结果如下:1)跨语言激活方法是否有助于二语听力理解中意义的提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激活词的呈现位置。2)前激活词在错误率和反应时间上显示了强激活效应。前激活词明显优于后激活词,具有显著性差异。后激活词与无激活词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后激活词不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3)双激活词并不优于单激活词,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受试的判断,导致反应时间增加,错误率上升。4)逻辑有效性句子和逻辑无效性句子在错误率和反应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反应时间上具有相关性;男女生在错误率和反应时间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反应时间上不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