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色散相移监测方法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需求直接推动了作为通信网主要传输方式的光纤传输朝着高速率、大容量和长距离的方向迅速发展。由于光纤放大器的出现,光纤损耗已不再是限制光纤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色散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色散会引起数字光脉冲信号在传输中展宽,导致码间互扰(ISI),使系统误码率(BER)增加,从而限制了通信容量和通信距离的进一步增长。尤其是单波道速率为40Gbit/s 及以上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对每个波道进行精确的动态色散补偿非常重要。光纤色散监测技术作为动态色散补偿的基础,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在对光纤色散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监测单频音子双边带相对相移来实现实时色散监测的方法,并独立完成了监测公式的理论推导。接着讨论了监测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影响,对监测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进行了优化设计。然后对光滤波器带宽、调制器啁啾、自相位调制(SPM)、交叉相位调制(XPM)、偏振模色散(PMD)、放大自发辐射(ASE)和四波混频(FWM)等因素对监测值的影响进行了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监测范围有限,只能用于未完全补偿的光纤系统中残留色散的监测。放大自发辐射和四波混频等因素的影响很小;光滤波器带宽、调制器啁啾和自相位调制的影响比较有规律,可以通过对监测公式的修正来改善;交叉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的影响较严重也较复杂。针对单音双边带相移监测方法监测范围有限的主要缺点,本文对监测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使用副载波监测音子的双边带相移监测方法,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很大地提高了色散的监测范围,而且通过改变监测音子的频率大小还可实现监测范围动态调整。但是,交叉相位调制和偏振模色散仍然是影响系统监测精度的主要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随着研究的深入,本文对系统结构作了进一步优化设计。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证明,此结构不仅获得了理想的监测范围,而且简化了监测系统的结构、节约了成本的同时增强了监测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受调制器啁啾、非线性效应和偏振模色散的影响也大大减小,监测精度有了相当的改善。本文提出了新颖的光纤色散监测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大量的仿真计算。本文的研究工作对提高系统传输容量,增加光纤传输距离,最终实现高性能的色散管理全光网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大众创新是我国新时代的战略构想,运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智慧服务的新理念,把握创新发展战略的特征,对大众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需求及智力支持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氧化锌(ZnO)是一种新型的Ⅱ—Ⅵ族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3.3eV。在太阳能电池、表面声波器件、气敏元件、压敏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及在紫外探测器、LED、LD等领域有着潜在开发进展。铌酸锶钡(Sr_xBa_(1-x)Nb_2O_6,0.2<r<0.8,简称SBN:x)具有很高的线性电光效应和热释电效应,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压电系数和光折变系数。可广泛地应用于铁电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热
基于DLP(数字光处理)技术的新型投影系统已被开发出来,该系统的核心器件是美国德州仪器生产的DMD(数字微镜器件)。该技术采用二进制脉宽调制技术精确控制光的灰度等级,在大
船舶是一个多变量耦合、非线性、大时滞、大惯性的复杂动态系统;船舶航速的变化以及装载增减造成模型参数的变化;并且航行环境的干扰,如海浪产生艏向的高频振荡,从本质上也可
采用液相还原法和光催化还原法,基于硅片与TiO_2薄膜,制备了纳米银SERS(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基底,并对基底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拉曼光谱特性表征,对基底的均匀性和灵敏度进行了研究。以制备的SERS基底应用于农药乐果的检测,建立了乐果浓度与SERS特征峰强的线性相关曲线。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基于硅片的纳米银SERS基底。以A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现代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视频技术的车辆排队长度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道路交通控制和高速公路收费等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
以苏珊·桑塔格的“新感受力”学说为起点,借助情感公众理论和技术可供性框架,对代表性短视频纪录片的叙事、形态和文化进行分析,尝试探讨真实性理念在互联网生态下的嬗变,进
住宅智能化是人类住宅的一场新的革命。近年在我国,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正在由智能大厦走进家庭。现代社会的家庭正在以家庭智能化带来的多元化信息和安全、节能、舒适、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