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考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托莫西汀(ATX)以及两者联合(rTMS+ATX)三种方法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效果,并比较三种方法的治疗效果。2.评估ADHD患者经系统治疗后,执行功能的改善情况。3.比较ADHD患者与健康儿童血清miRNA let-7d和miRNA-107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ADHD患者治疗前后它们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1.临床治疗:将70名ADHD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组(n=23)、药物(ATX)组(n=23)、联合(rTMS+ATX)组(n=24)。rTMS组接受rTMS+安慰剂治疗;药物组口服ATX+假rTMS治疗;联合组采用相同参数rTMS、口服相同剂量ATX进行联合治疗。2.重复经颅磁刺激、托莫西汀及联合治疗对ADHD的效果评估: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6周末使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SNAP-IV问卷对ADH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3组治疗的效果。3.ADHD患者治疗前后执行功能的差异: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6周末使用持续操作测验(CPT)以及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中的三个分测验(算术、数字广度和编码)考察ADHD患者“冷”执行功能的损害程度及改善情况。在相同的时间节点,使用爱荷华赌博任务(IGT)考察ADHD患者“热”执行功能的损害程度及改善情况。4.ADHD患者与健康儿童血清mi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抽取ADHD组(n=75)与健康对照组(n=18)血样,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并比较miRNA let-7d、miRNA-107的表达水平。5.ADH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i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将ADHD患者随机分成药物组(n=32)和非药物组(n=43),再各自随机分为2个亚组:ATX组(n=16)、安慰剂组(n=16)、rTMS组(n=22)、假rTMS组(n=21),治疗6周后再次抽取ADHD组血样,复测miRNA let-7d、miRNA-107的表达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1.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ATX组、联合组ADHD患者经过6周治疗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6个因子的得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心身障碍因子得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个因子得分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SNAP-IV问卷:rTMS组、ATX组和联合组ADHD患者经过6周治疗后,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对立违抗障碍3个因子的得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算术、数字广度、编码:rTMS组、ATX组和联合组ADHD患者经过6周治疗后,算术、数字广度(顺背、倒背)、编码分测验的分数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持续操作测验(CPT):rTMS组、ATX组和联合组ADHD患者经过6周治疗后,CPT的使用错误提示(DEPRIME)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爱荷华赌博任务(IGT):rTMS组、ATX组和联合组ADHD患者经过6周治疗后,IGT的成绩(选择有利纸牌次数与不利纸牌次数的差值)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联合组与rTMS组、ATX组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组相对于rTMS组和ATX组,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的品行问题、SNAP-IV问卷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冷”、“热”执行功能如算术、顺背、编码以及IGT也表现较好的疗效(P<0.05);联合组较rTMS组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的学习问题、多动指数因子治疗前后得分差值有显著差异(P<0.05);ATX组在编码和IGT上优于rTMS组。7.ADHD患者血清miRNA let-7d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儿童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NA-107表达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8.经6周ATX或rTMS治疗后,ADHD患者血清miRNA let-7d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miRNA-107表达水平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托莫西汀、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托莫西汀在改善ADHD患者注意缺陷、多动冲动核心症状及“冷”、“热”执行功能方面均有效。联合方法较两个单独治疗组,存在一定疗效优势。与rTMS组相比,ATX组在编码和IGT上有较好的改善。2.血清miRNA let-7d可能是ADHD的潜在生物标记物之一,可用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