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ed cell death 1,PD-1)作为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分子之一,通过与其配体-1(ligands of programmed death-1,PD-L1)相互作用进而介导相关抑制信号通路激活,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及平衡作用。在慢性病毒感染或肿瘤疾病等特殊生理条件下,PD-1/PD-L1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可引发机体出现T细胞增殖、活化抑制,以及影响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ed cell death 1,PD-1)作为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分子之一,通过与其配体-1(ligands of programmed death-1,PD-L1)相互作用进而介导相关抑制信号通路激活,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及平衡作用。在慢性病毒感染或肿瘤疾病等特殊生理条件下,PD-1/PD-L1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可引发机体出现T细胞增殖、活化抑制,以及影响细胞因子分泌等作用,从而导致T细胞免疫功能出现抑制或耗竭等。现有研究表明,以PD-1/PD-L1为靶点的特异性抗体或小分子阻断制剂能够有效的恢复T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或耗竭。特别是其在肿瘤治疗当中的成功临床应用,使其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内的热门靶点之一。犬作为人重要的伴侣动物之一,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犬肿瘤已经为威胁其生命的因素之一。现有研究证明犬PD-1/PD-L1通路与犬肿瘤疾病所导致的T细胞免疫功能耗竭密切相关,阻断PD-1/PD-L1通路可能成为犬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因此本研究以犬PD-1/PD-L1相互作用的胞外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真核表达系统,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系,并表达纯化具有免疫学原性的犬PD-1和PD-L1胞外区真核表达重组蛋白,为犬PD-1及PD-L1单克隆抗体制备,以及研究二者相互作用等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首先构建含有Kozak序列和Gluc分泌型信号肽的载体pc DNA3.1/MycHis(+)A-Gluc,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犬PD-1和PD-L1胞外区蛋白的DNA序列,并分别插入到相应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 DNA3.1/MycHis(+)A-Gluc-PD-1和pc DNA3.1/Myc-His(+)A-Gluc-PD-L1。将上述构建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真核细胞CHO-K1中,Western blot初步验证蛋白表达情况并优化转染条件,筛选瞬时转染阳性细胞株。然后,利用G418对筛选获得的瞬转细胞株进行有限稀释及克隆,分别获得表达犬PD-1和PD-L1胞外区蛋白的稳定细胞株。进一步,将所获得的稳定株传代60次后,分别利用半定量PCR技术、CCK8等技术对筛选细胞株外源基因拷贝数、生长曲线,以及细胞活性进行检测,以进一步确认外源基因在所获得细胞株中的稳定表达。最终,利用所筛选得到的稳定细胞株分别表达目的蛋白并纯化,纯化产物经Western blot方法进行免疫学原性分析。结果显示,分别获得了序列大小为432 bp编码犬PD-1胞外区蛋白的基因和序列大小为660 bp的PD-L1胞外区蛋白的基因。成功构建了含有Kozak序列和Gluc分泌型信号肽的犬PD-1和PD-L1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 DNA3.1/MycHis(+)A-Gluc-PD-1、pc DNA3.1/Myc-His(+)A-Gluc-PD-L1。瞬时转染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种转染细胞株成功表达犬PD-1及PD-L1胞外区蛋白。进一步,利用G418对瞬时转染细胞株进行加压筛选,通过有限稀释成功筛选获得表达犬PD-1、PD-L1胞外区蛋白的稳定转染细胞株CHO-K1/PD-1(细胞编号为CCTCC NO:C202138)和CHO-K1/PD-L1(细胞编号为CCTCC NO:C202139)。传代60次后,所筛选的两株细胞仍含有较高目的基因拷贝数,以及良好的生长活性。说明所获得细胞株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活性。最终,利用亲和层析技术分别对两株是筛选细胞的培养上清进行纯化。其中,犬PD-1胞外区蛋白产率约为7 mg/L,犬PD-L1胞外区蛋白产率约为2.8 mg/L。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表明,所获得重组蛋白分别能被对应的商品化抗体所识别,具备良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犬PD-1及PD-L1胞外区的细胞株,并通过真核表达的方式纯化获得了具有良好免疫学原性的犬PD-1、PD-L1胞外区重组蛋白。这为犬PD-1及PD-L1单克隆抗体制备,以及二者相互作用机制等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纺织等领域。PLA本身模量高,透明性好,但同时存在结晶速度慢、耐热性差、性脆等固有缺陷,对于其进一步发展及应用形成了限制。作为一种半结晶性高分子,聚乳酸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能依赖于微观晶体结构与形态,通过加工流场调控结晶过程有望改善材料缺陷。过去研究通常利用熔体剪切的方式,试图获得shish-kebab串晶结构来提升材料性能,
风电叶片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期运行,叶片前缘极易被环境中的固体颗粒冲蚀,破坏叶片表面完整性。在众多的叶片防护策略中,薄膜防护是最简单有效的防护方法。而在所有的薄膜类材料中,聚氨酯(TPU)类薄膜由于其质量轻、耐固体颗粒冲蚀性能好等优点在耐磨领域备受青睐。然而,由于TPU导热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冲击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及时耗散的要求,普遍在TPU基体内填充一些导热性能良好的纳米填料,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耐固体颗
当前电子设备的集成化和微型化程度不断加大,导致单位面积上的热流密度急剧增加,使其面临比以前更严重的散热问题和火灾风险。近年来,由于质轻、成本低、加工性能好而备受青睐的聚合物材料,因固有的高可燃性和低导热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微电子封装和其他新兴领域的应用。六方氮化硼(h BN)由于具有高的导热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制备高阻燃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h BN强的层间作用力
通讯和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导致电磁辐射污染的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金属材料相比,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因其质轻、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在电磁屏蔽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大多数传统高分子材料是以石油为原料,来源有限、难以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本论文选用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为基体,以一维的碳纳米管(CNTs)和二维的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Ti3C2Tx
10年之间有机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光电转化效率从3.8%增加到25.5%,在光伏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大多高效率的电池由于含有毒性的铅元素,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开发绿色环保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非常必要的。锡基钙钛矿具有理想的带隙和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是一种低毒的光伏材料。目前,锡铅混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经达到了21.7%,在光伏应用方面同样具有巨大潜力。但是,由于Sn
本书基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视点,对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为中国的城市治理决策、土地规划管理,以及城市交通、产业、环境和房地产等相关领域提供一份系统的对标城市深度案例。书中重点阐述了四个方面——新加坡的公共住宅、产业发展、环境和城市交通。公共住宅和产业发展是新加坡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两大基石;环境方面的举措确保新加坡水资源安全和城市环境质量;城市交通能力是新加坡能够对大量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是天然纤维作物之一,为纺织工业提供了重要原料。株高、果枝数和纤维强度作为棉花株型和纤维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是遗传改良中重要目标性状。它们都属于数量性状,受多基因的控制,易受环境影响。近年来,定位了大量棉花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相关的QTL,其中有关株高与果枝数QTL较少;对定位到的纤维品质QTL置信区间内的基因进行功能验证的偏少。本研究利用本课题
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基因组学手段深入解析天麻、穿心莲和刺五加三种药用植物的基因组。天麻(Gastrodia elata)是一种多年生、无叶绿素的兰科植物,它表现出独特的适应非光合作用生活方式的进化策略。本研究根据天麻的特性挖掘天麻中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及叶绿素相关基因并对其进行解析。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是一种一年生双子叶药用植物,含有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其干燥的
近年来,随着狭长空间建筑的不断增多,使得狭长空间发生火灾风险的机率在不断增加。但由于狭长空间的特殊性,并不利于施救和排烟,因此需要在狭长空间中安装排烟系统。若在施工时顶棚不能安装排烟管道,便可在狭长空间中采用侧向机械排烟系统。近年来,侧向机械排烟系统在海底隧道,地下车站等建筑中被广泛采用,因此,有必要对狭长空间中侧向机械排烟作用下的烟气流动以及临界吸穿判据进行研究,为未来狭长空间中侧向机械排烟效果
棉花的数量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是未来生产的必然趋势,如何量化棉花长势和养分资源利用情况是实现棉花高产的重要基础。探索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棉花冠层温度变化及水分利用情况及其与周围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关系,可以为农田水、肥等管理提供有效指导,进而指导节水农业生产,为智能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本试验以不同密度的棉花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棉花全生育期内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水分消耗及冠层温度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