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乘员舱内流场热舒适性分析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b_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乘员舱的热舒适性是影响轿车整体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它对车内乘员的健康和驾驶安全都有重要影响。但实现乘员舱的热舒适性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任务,需要对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HVAC)总成、通风管道、乘员舱流场以及空调控制策略统筹设计。乘员舱内流场的设计分析作为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直接决定乘员的热舒适性,影响空调系统的性能、能耗;另一方面乘员舱热负荷的计算结果将决定其他部分的设计。以往乘员舱内流场的设计和分析都是以实车试验为基础的,但现今虚拟产品开发(VPD)已经贯穿设计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为此在设计空调系统的过程中就需要建立一种高效、低成本的仿真分析方法来不断优化乘员舱内流场,并使其与空调系统的其他部分设计过程相互传递数据。本文首先尝试建立一套适用于轿车乘员的热舒适性评价体系。归纳了在乘员舱非均匀热环境下影响乘员热舒适性的主要指标参数;分析了在均热环境下常用于评价热舒适性的预测平均评价方法(PMV)和等效温度方法(EQT);在借鉴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乘员舱热环境下易于在空调控制中使用的热舒适性评价方法。其次给出空调系统热负荷的逆向计算方法。分析了汽车空调热负荷的特点;比较了汽车空调负荷的理论计算方法;确定了模拟夏季汽车空调制冷的环境参数;给出了用于仿真分析的热负荷逆向计算方法。再在通用分析软件Fluent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包含乘员的乘员舱内流场仿真分析模型;给出模型边界的计算和设置方法;分别针对乘员舱内空气的速度场、温度场、压力场作出分析。最后利用本文建立的仿真模型分别对四种空调工作模式和两种温度/风速组合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不同状态下乘员热舒适性评价,用逆向计算的方法得出空调系统热负荷。分析的结果对轿车空调系统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必须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校长办学要有规则意识,现实中不少校长是很爱“折腾”的,但有计划有步骤地“折腾”,却也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
英语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在核心素养目标统领下,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如何推进?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培养目标及实施要求,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访
设备的振动信号涵盖了大量关于设备的信息,而且采集方便,分析方法较多,在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领域以被广泛应用,但利用振动信号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统计每种工作状态的时间,
在近代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我们总是希望可以对工业设备的故障实现早期预报,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保证设备能够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质运转,使设备的效益实现最大化。这
油雾润滑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宽,油雾润滑技术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展开。本文研究的基于偏振光法油雾浓度测量方法是随着油雾润滑技术的发展要求而相应产生的,属于多相流离散相浓度测量的研究范畴。本文首先简述了偏振光原理和偏振光旋光效应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系统的推导了偏振光的光强与油雾浓度的关系式,并介绍了几种基于偏振光旋光法的不同检测原理的油雾浓度检测方案,最终确定用光电检测法对油雾浓度进行测量。本文重点介
高炉是钢铁生产的中的重大装备和设施,其建造和维修费用巨大。而高炉中的炉缸是高炉侵蚀的重要部位,由于高炉炉缸的内衬在高温的作用下会随着时间发生不可逆转的侵蚀,所以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