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血管单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dragonunder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缺血性脑血管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针刺具有安全、简便、经济等优点,不仅在我国接受针灸治疗的脑卒中病人有很高的比例,在国外接受针灸治疗的中风患者人数亦在逐年增多,针刺疗法已经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中风的常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十分复杂,涉及到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元损伤及功能失调,并因此提出“神经血管单元”的概念。为研究针刺治疗中风的机制,有必要从神经血管单元角度对其进行进一步探讨,这将为其机制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为其临床的应用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目的:电针MCAO大鼠内关穴、曲池穴,研究针刺对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探讨针刺调节脑微循环血流量及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神经血管单元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微循环学、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连续针刺14天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缺血脑组织形态改变、脑组织谷氨酸含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mGluR5)mRNA、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C11(CYP2C1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通过活化星形胶质细胞调节微血管血流量的作用及机制;通过观察针刺对MCAO大鼠乳酸及丙酮酸含量、脑组织GFAP蛋白的表达、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单羧酸转运体MCT1、单羧酸转运体MCT2的表达的影响,从神经血管单元功能角度探讨针刺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调节脑组织微循环血流量及能量代谢的作用及机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结果:针刺内关穴、曲池穴能够提高MCAO大鼠神经体征评分,提高脑组织中GFAP、MCT1、MCT2及GLUT1蛋白的表达;上调GFAP mRNA、mGluRs mRNA、CYP2C11mRNA的表达。针刺内关穴、曲池穴可以有效减少MCAO大鼠脑组织中过量的谷氨酸。结论:针刺可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一方面可促进mGluRs及CYP2C11mRNA的表达,增加大鼠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物乳酸的利用,增强缺血脑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以满足神经元在脑缺血时的能量需求;针刺对缺血脑组织神经血管单元成员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这是其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贝飞达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合理应用贝飞达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60例1个月~2岁的迁延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把他们随机分为贝飞达组和
<正>《红与黑》的作者、法国作家司汤达是不肯轻易高估人的,但他却曾写过这么一段话:“自从拿破仑(1821年)去世之后,在莫斯科和那不勒斯,在伦敦和维也纳,在巴黎和加尔各答,每
地处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的外白渡桥是上海的地标之一,因其独特的位置和历史,成为含义复杂的文化符号。自电影诞生以来,外白渡桥频繁出现在电影作品中,表征不同的意味。与东
微生物学检查是药品常规安全性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工作十分繁琐,影响因素包括培养基、菌株、试验步骤和供试品的制备方式等。在细菌、真菌及酵母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不断加剧,各国各企业都处于这场不断加剧的危机之中,而不断加剧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在当今社会,竞争的主要目的是对人类智力的争夺,是对科学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退行性、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是骨生成和骨吸收的代谢失衡所致,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增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21只眼药物不能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行玻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给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突出表现在教师总量不足、生师比偏高,“双师型”比例低、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专业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缺乏、教学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的临床特点,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体征、术前和术后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诊断的意义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01年5月-2007年5月收治32例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提高愈后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