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产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它的性能受温度的影响非常的大,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的老化,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较高的温度就会进一步导致沥青的严重老化,而一般采用热再生技术的材料所需要的温度比较高,同时二次生产的混合料的温度也是比较高的,两者的温度均超过一般的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5℃~15℃。因此,这样较高的温度将会引起沥青的老化,消耗更多的燃料同时为施工的环境带来污染。如果想要改善这样的结果,避免沥青混合料因为较高的温度产生老化,可以在传统的热再生技术的基础上加入温拌技术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减少燃料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温拌再生技术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研究旧沥青路面的老化机理、再生机理与温拌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沥青在老化中性质的变化,阐述了旧沥青的各种再生方法和温拌技术;在对各种再生方法和温拌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旧路情况选择了所用的再生剂与温拌剂品种;然后又通过试验分析了5种不同掺量的再生剂对旧沥青的针入度、延展度、软化临界点的影响,来确定再生剂的配比;从而对未老化的沥青、老化沥青、热再生沥青和温再生沥青等进行室内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剂的作用是将沥青的软化临界点降低,提高沥青的延展度,粘度适宜,针入度提高;温拌剂虽然不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沥青的各项的性能,但是针对它的流动性还是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成型工艺,确定了“旧料掺加率30%+旧料加热温度145℃+“中”拌和时间+成型温度135℃”的成型方案。本文选用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为马歇尔试验设计法。首先进行了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试件进行了相关指数的测定和计算,包括它的相对密度,稳定性,空隙率以及流值,矿料空隙率(VMA)、饱和度(VFA)等物理指标,确定了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4.78%;并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进行检验,包括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疲劳性能,数据表明其满足了高等级公路用AC-13C的路用性能要求;最后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