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人体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肌萎缩、肌纤维化程度与失神经支配时间的关系,寻找一种安全,无创,准确性高的检测手段,为临床开展晚期神经修复时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8例不同时限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肱二头肌标本按神经损伤时限分为6组:0-3个月(10例)、3-6个月(18例)、6-12个月(8例)、1-2年(8例)、大于2年组(8例)。对照组为正常肱二头肌(8例)。对患者肱二头肌进行EMG,B超, MRI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EMG,B超, MRI检测肌萎缩程度的准确性。结果:随着肱二头肌失神经时限的延长,肌纤维逐渐萎缩,肌肉截面积减小,纤维及脂肪组织逐渐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EMG表现为病理性纤颤波及正尖波的峰值逐渐下降、时程逐渐延长,2年后病理性纤颤波及正尖波的峰值及时程下降更明显,直至呈一直线,B超显示失神经2年后,肱二头肌内可见大量强回声影,但仍可见残存正常肌肉组织回声,肱二头肌截面积为正常对照组的24%,MRI的T1WI、T2WI象及IR——FSE序列显示,失神经3年后仍可见残留肌纤维,但肱二头肌截面积为正常对照组的27%,结果与病例检查结果相符。结论:失神经支配肌肉在在EMG中表现为出现病理性纤颤波及正尖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神经未得到及时修复,其峰值及时程进一步下降,B超和MRI显示:患侧肱二头肌随着失神经支配时间的延长,纤维组织逐渐增多,肌肉横截面积逐渐减少,分别至正常对侧的24%和27%,在病理检查中表现为肌细胞浆丢失及面积减小,胶原纤维的增生。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失神经2年内肌细胞截面积和肌肉/胶原截面积比率下降最为明显,提示失神经2年内是肌肉萎缩,纤维化最严重时期,失神经2年以后肌肉萎缩,纤维化明显减缓,但失神经2年后仍残留肌纤维截面积为正常对照组的36%。病理、EMG、B超及MRI,提示失神经2年内进行神经修复可能是阻止肌肉萎缩,纤维化的最佳时期,但失神经2年后作神经修复仍有其肌肉形态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