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决策的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cat8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质量改进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资源浪费严重、安全事故不断,缺乏长久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原因是企业不能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本文在学习借鉴前人关于质量改进的概念、分类和重要意义等质量改进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不能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原因。企业不能持续开展质量改进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没有将质量改进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二是缺乏推动质量改进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三是缺乏有效的促进质量改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四是职工素质有待提高。 论文提出了推动企业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基本策略。推动企业实施持续质量改进首先需要将质量改进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建立专门负责质量改进的管理机构和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的管理制度。质量改进必须遵循立项原则、经济效益原则、有组织改进与群众自发改进相结合的原则,需要将质量改进纳入到企业的经营计划当中,科学决策,选择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明显的质量改进项目。 然后论文研究了质量改进项目决策的基本条件与程序。质量改进项目决策需要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准确、全面反映企业的绩效水平。质量改进决策首先需要根据来自于销售、顾客、生产、财务、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或者是来自于职工的建议,提出质量改进的备选项目以及实施质量改进项目的团队,采用综合打分法对备选项目初步评价的基础上,最后由质量改进管理和促进委员会采用投票的方式,选择确定经济效果明显、风险较小、企业有能力实施的质量项目。论文还研究了技术创新决策的方法和实现途径。 论文最后研究了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生产工艺和设备、原材料供应等不同类型的改进的决策问题,这类决策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或风险分析、量本利分析等定量决策方法评价质量改进的经济效果,降低质量改进的风险,提高质量改进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物联网的加速发展,供应链竞争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竞争的核心。RFID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特性的通信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供应链管理领域,其良好的识别与通讯特性能在供应链全程实现产品跟踪与可视化,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供应链流程速度,降低物流和管理成本,改善服务水平和销售业绩,为供应链系统集成提供了有力的IT技术支撑和管理保障,基于RFID的供应链系统的构建与运作对供应链节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
师生互动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富有成效的师生互动能够大幅提升教学的效率.本文将紧紧围绕“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设计丰富的师生互动活动以及拓展广阔的师生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