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违约可得利益损害赔偿的计算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违约可得利益的赔偿是违约损害赔偿的核心,但有关可得利益具体计算方法的研究却不多。有鉴于此,本文从实践出发,在研习案例的基础上以探究可得利益的具体类型与其相对应的计算方法,以期对实践有所帮助。除引言外,正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于论述可得利益的内涵,表明可得利益既包括以合同获得的财产为基础而产生的增值利益,也包括基于合同本身的固有交换利益。随后对可得利益的性质与特征进行了论述,表明可得利益是一种期待权,是相对确定的财产利益。第二部分对可得利益的赔偿范围进行了界定。可预见规则作为对可得利益损害赔偿的限制,确定了可得利益的赔偿边界;而过失相抵规则、损益相抵规则、减轻损害规则是可得利益的减少规则,避免违约方承担不必要的损失。第三部分对可得利益的类型进行了归纳整理,将其分为基于次交易领域而产生的可得利益和基于合同本身而产生的固有可得利益两类。此外还讨论了特殊目的合同、机会损失情况下的可得利益问题。第四部分结合上文所归纳的可得利益的类型,以营业为中心线索,对可得利益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差额法,自身营业利润标准,新营业标准,市场标准替代法,以合同内容为依据,法定计算标准,专业机构评估和约定法等计算方法。第五部分则讨论了特殊合同状态下的可得利益赔偿问题。当合同未成立而导致了缔约过失责任,当事人行使了法定的任意解除权,亦或是发生了加害给付的情况,非违约方的可得利益损失不受影响,若是达到了一定的证明标准,也应当得到赔偿。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超过了1亿,而且务工者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平均来
21世纪是属于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流通性、全球性,让人们的言论自由与行为自由得到更好的保障,让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共享。然而,网络侵权案件也随之层出不穷。网络服务提供
刑事简易程序是对刑事普通程序的简化,根本目的在于缓解司法系统日益繁重的工作压力,因此,设置符合实际的刑事简易程序势在必行,但我国的刑事简易程序由于立法存在缺陷,在实际运行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认识中也以马恩的宗教观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的基本认识。但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宗教观上有何更具体的共识,
作为私力救济之一的自救行为,从理论到现实的脉络中,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客观存在。自救行为作为公力救济不能的场合公民依据私力维护自己权益的方式,虽然从形式上看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