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端木蕻良四十年代小说创作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关端木蕻良的研究不断深化,端木及其作品的价值正日益受到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端木在1942年以后的作品呈现出与此前截然不同的风格。本文以端木1942年到1947年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对端木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转变进行考察,并就其转变的成因进行探讨,以求重新评价端木及小说创作。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创作主题的“内转”。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与人生的变故,端木思考的问题由国家民族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在小说的主题上,与三十年代的作品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创作的主题也多关注精神世界的幻灭与创伤,呈现出明显的“内转”倾向。第二部分:创作手法的创新。作为一个在艺术上不断探索的作家,端木从未停止过在艺术上的思考。由于创作主题的转变,他在小说的创作手法上也相应的做了调整,并且改正了创作上的缺点,使短篇小说的创作臻于完美。一方面,其小说受到四十年代创作革新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以其小说艺术的进步丰富了四十年代文学。第三部分:创作转变的成因。根据端木四十年代小说的重大变化,从文学环境、个人气质、文化身份三方面对创作转变的成因进行探讨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关于端木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评价。对端木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进行客观的评价,进一步深化对端木四十年代小说的认识,并对有关端木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他文献
在萧乾七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写小说仅占去五年时间(1933-1938),然而正是这五年的小说创作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本文仅以其小说的探究来揭开这个传奇人
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艺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其作品浪漫诗意、文风单纯质朴,尤其是其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不仅与现代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充满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近年来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男性的择偶观悄然变化,他们将青睐的目光停留在比自己年长的“成熟、有女人味”的姐姐们身上。其实,爱情本无年龄界限,重要的是彼此心灵的契合度。  “姐弟恋”挑战固有思维  从传统的婚恋观来看,爱情中的男女,男大女小是常态,男方通常处于强势,而女方则处于被保护的地位。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男权至上、男主外的传统定式已被打破,而男性在社会与家庭中所承受的心理负荷已接近临界点,所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