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业绩承诺风险分析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绩承诺是指在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时,标的公司承诺未来的盈利,并就承诺盈利和实际盈利之间的差额签订补偿协议,其初衷是降低并购重组的信息不对称,维护并购交易合理估值。但在具体实践中,业绩承诺乱象与风险频现,广为市场诟病,危及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分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风险,对于市场主体辨识和提高风险意识,对于监管层完善相关规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阐述了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基本理论及其中国现状,以“吉艾科技”并购“安埔胜利”为案例,剖析该并购重组的背景及其业绩承诺,探究业绩承诺的潜藏风险及其效应,解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风险因素,并据此总括研究结论,提炼政策意见,展望后续论题。论文的主要观点是:1.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业绩承诺潜藏较多风险。在“吉艾科技”并购“安埔胜利”的案例中,安埔胜利的业绩承诺给吉艾科技带来高估值风险、业绩承诺未完成风险和商誉减值风险,中小投资者则面临大股东减持风险、置出标的公司风险和上市公司向大股东输送利益风险。2.并购重组业绩承诺风险事件负面影响上市公司。“吉艾科技”并购“安埔胜利”后,财务能力先小幅提升后因风险事件大幅锐降,表现为资产规模小幅提升,但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随后大幅降低;市场反应短期积极、长期消极,表现为并购事件前后CAR大幅提升,但在后续事件影响下大幅降低。3.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风险有多种成因。就“吉艾科技”并购“安埔胜利”而言,并购“优质”资产“美化”业绩的动机、收益评估法的并购重组需签订业绩补偿协议的制度、并购重组可刺激市场传递利好的作用,导致业绩承诺风险事件爆发。4.发挥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应有作用需完善相关规制。监管层应规范并购交易前的资产评估行为,禁止借由修改业绩承诺条款进行利益输送,强化并购交易完成后的业绩承诺信息披露,同时加强理性审视对待“题材”“重组”的中小投资者教育。论文力图借助吉艾科技并购安埔胜利的案例研究,深化对并购重组业绩承诺风险因素和风险效应的认识。但单个案例无法涵盖所有的业绩承诺风险点,故论文的分析仍欠全面,对应的风险防控对策自然有局限性。后续研究和学习将努力弥补此不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用血栓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血栓通组和对比组,每组各21例患者。为对比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
印刷网点点阵编码是在现行国标《网屏编码防伪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物联网入口标识编码。根据印刷网点的位置、方向、形状、分布通过相位调制算法进行编码和解码
针对国内缺少区块链课程教学大纲的现状,分析了区块链的历史发展和技术,提出了包含基本知识和当前前沿知识的区块链教学大纲。大纲建议区块链课程应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区块链
<正>时间:2015年12月9日地点:深圳大学国际会议厅此次论坛由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及深圳大学共同主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专项基金资助,深圳大学艺术设
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自330亚群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优良玉米自交系自330、oh43、446、200B、3H-2、黄C等,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京杂6号、77
本研究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02);以可再生的木质纤维素为前驱体,以其经化学镀镍处理后所形成的棒状镍壳层作为结构模板;制备Ni-NiO/Ti02中空管状多孔复合材料。旨在利用半导体NiO负载改性与纳米结构改性相结合的方法提高Ti02性能。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以锻烧温度、锻烧时间和Ti02与金属化纤维素复合次数为变量,光催化效率为考察指标,使用响应面法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妊娠子宫破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近期我院收治的30例妊娠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彩色超声检查。检查结束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
报纸
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在体育外交方面都有着不小的突破。从举世闻名的“乒乓外交”,到无与伦比的“奥运外交”,再到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坚持以实现中华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层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高层梯队理论指出管理者的特质能够影响企业决策的制定以及实施进而影响企业绩效。首席执行官(CEO)是管理层中的关键成员,参与企业的重要经营决策,其个人特质能够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以及经营结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CEO的个人特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往的研究较少关注CEO的心理因素,尤其是自恋这一鲜明特征。因此,本研究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