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豆成熟胚萌发得到的子叶节为外植体,由子叶节直接诱导丛生芽产生,对影响子叶节高频率再生植株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多个大豆品种、品系的子叶节进行培养研究基因型效应,旨在建立大豆子叶节高频率植株再生体系,为大豆遗传转化和品种改良提供良好的再生系统。此外,还以不同基因型栽培大豆和野生变种大豆的幼胚子叶为材料,研究基因型对诱导幼胚子叶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筛选出易于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大豆基因型。以上两项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一、低浓度的BA有利于刺激大豆子叶节芽的分化。二、谷氨酰胺在高压灭菌前加入到培养基中,可有效地促进大豆子叶节芽的分化。三、适量的AgNO3可以提高对AgNO3敏感的大豆基因型子叶节的再生能力。四、外植体的不同获得与放置方式对大豆子叶节再生效果存在一定影响,保留1cm下胚轴,并使下胚轴进入培养基内、子叶节接触培养基的外植体放置方式有利于直接诱导子叶节产生丛生芽。五、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子叶节再生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黑农35子叶节的再生能力很强,是诱导丛生芽产生的良好材料。六、B5+1.5mg/l BA+50mg/l Glu+50mg/l Asp+6 mg/l AgNO3+3%蔗糖(谷氨酰胺高压灭菌前加入,PH5.6)为诱导大豆子叶节芽分化的良好培养基。七、野生变种大豆幼胚子叶也可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八、基因型对诱导大豆幼胚子叶体细胞胚胎发生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