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政局动荡,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国内文人志士也在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自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提出后,小说的政治功用被放大,小说中也开始出现为政治宣传所用的新党形象。通过这些新党形象,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晚清社会中新党群体的精神面貌,同时还从侧面反映了晚清政治环境与文化背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清末小说中新党形象的概述,其中包括对涉及新党形象的小说作品进行爬梳,以及对产生的历史环境加以简要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无不刺激着小说家敏感细腻的神经。第二部分收集了相关新党形象的小说后,归纳小说家创作新党形象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指出清末小说中新党形象中的共性和差异。这一部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分别是酝酿期、繁荣期与衰退期。其次按照新党两个不同派别进行分类,分别是维新派与革命派。这两类新党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很大差异。第三层将该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整理,并总结此类形象的共性。最后,对于谴责小说中假新党形象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清末小说中新党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内涵。在将本文所需的小说进行收集归类后,进而分析造成这种分类差异的原因,其中包括小说家的政治身份、家族背景、小说所载刊物等方面对造成小说中新党形象差异的现象进行分析。同时,概述这一形象变化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现有的资料,将清末小说中新党形象进行重新的梳理和分类,通过文本中新党的不同特点分析新党在文本与现实中的差异,以及其背后的原因。结合清末民初的历史背景,透过近代小说中新党形象的发展变化,进而一窥新党这一特殊的群体在社会中的影响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