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肠吻合环中丝素蛋白/PLGA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对不同配比的丝素蛋白/PLGA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体内、外降解实验,制备研究符合装置设计降解时间要求的复合材料。2、对不同配比的丝素蛋白/PLGA复合材料试件进行细胞毒性试验,评价其组织相容性,最终找到一种安全性、可靠性最佳的材料配比。方法1.复合材料制备。将丝素蛋白与PLGA粉末按不同配比(1:5,1:10,1:20)[1]溶解于氯仿中搅拌成糊状,再将其自然平铺于玻璃板上。干燥后裁剪成1.5cm×1.5cm大小复合材料片,干燥冷藏备用。2.材料体外静态降解实验。在人工模拟肠液中放入丝素蛋白PLGA复合材料试件,然后置于恒温箱内,并维持降解温度在37℃左右,按时更换人工肠液(每周一次)。在第7、14、21、28、42、56天,六个时间点,分别从恒温箱中拿出膜片,然后干燥至恒重,计算其失重率,以此评价其降解速率。3.丝素蛋白/PLGA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我们以丝素蛋白/PLGA复合材料浸提液的溶血实验、微核实验;复合材料膜片的切口组织羟脯氨酸测定、HE染色、Masson染色等来评价丝素蛋白/PLGA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结果1、丝素蛋白PLGA复合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降解现象,自第2周开始,试件表面可见明显的虫蚀样细小空洞,在此基础上降解加快,试件变脆崩解,在2-4周降解速率最快,在第4周末降解率可达到66.8%-82.6%,随后降解速率明显下降;2、丝素蛋白PLGA复合材料的溶血率、微核率均小于5%,依次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3、动物实验初步表明:①HE染色中,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各配比丝素蛋白PLGA复合材料组切口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较阳性橡胶对照组少;②不同配比的丝素蛋白PLGA组的羟脯氨酸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术后3、7、14天各时间点,不同配比复合材料组在同一时间点与橡胶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配比复合材料组之间在同一时间点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配比复合材料组之间在不同时间点对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③Masson染色中吻合口处胶原纤维为蓝绿色,肌纤维及纤维素为红色。7天时我们可见到炎症细胞堆积,纤维细胞增生,少量胶原沉积,胶原纤细、稀疏。14天时吻合口处见大量胶原沉积,胶原粗大、密集。结论1.通过调节丝素蛋白及PLGA材料之间的配比,可以使复合材料具有不同降解速度而满足不同使用要求;丝素蛋白与PLGA的质量配比以1:10左右较适合我们的要求。2.丝素蛋白聚乳酸乙醇酸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来源广泛,是理想的生物工程材料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层CT胆十二指肠造影的应用价值.结论:多层CT十二指肠胆道造影不会丢失常规胆道造影的信息;在无需增加更多负担的条件下,十二指肠胆道造影能获得单纯胆道不能得到得
目的:通过分析305例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对ILD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5例ILD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CRF)患者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IL-2R系统的影响.方法:用活性αD(1-OHD)和碳酸钙冲击治疗伴有继发性甲旁亢的CRF患者,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
目的:多发性硬化(MS)是人类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EAE是公认的人类MS的理想动物模型.该实验目的第一部分是探讨一种成功诱导恒河猴EAE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再利用建立
目的探讨巨大非功能胰岛细胞瘤(NIT)的术式选择.方法1978年至2002年2月收治NIT41例.胰头体部肿瘤28例,胰体尾部肿瘤13例,瘤体平均最大径10.7cm.胰周浸润8例,淋巴结转移4例.行肿
目的:研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与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吸附法检测2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及1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对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建立检测抗硫脂抗体、P2抗体的正常参考值,探讨抗硫脂抗体、P2抗体、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与炎性周围神经病(GBS、CIDP)的关系。 方法: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