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增产、稳产最大的威胁。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用水大户。准确、快速对现有推广品种及育种材料进行抗旱性鉴定,对我国粮食生产特别是广大的丘陵山区的水稻节水栽培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分别在萌发期、苗期对46份水稻材料进行了抗旱性鉴定分析,同时,对不同抗旱性品种的苗期生理基础进行了探讨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采用了20%的PEG溶液模拟干旱法研究了12个水稻品种的种子萌发特性。并以种子萌发抗旱指数为抗旱性的主要鉴定指标对其它的指标进行了相关性的筛选分析,将水稻品种芽期抗旱性评价指标简化为抗旱萌发指数、发芽率、芽长、根长、根芽干重5个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来比较各品种的抗旱性表现。结果表明:各品种的隶属函数值呈现显著性差异,根据隶属值来看各品种的抗旱性排序依次为:陵两优211>中嘉早17号>Ⅱ优93>湘晚籼12号>中早39号>湘丰优9号>株两优4024>湘早籼42号>玉针香>杨两优6号>农香18号>湘早籼24号。(2)应用苗期反复干旱存活率为主要鉴定指标,对包含27个湖南省内主要推广品种在内的44个品种材料进行了抗旱性鉴定与比较。研究发现: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能排序依次为:Z9>Z857>Z32>Z813>华两优285>Z56=准两优608>Z70=陵两优211>Z370=湘晚籼12号=金优297>岳优6135>Y两优1号>Z856=湘晚籼13号>扬两优6号>新香优102>湘丰优9号>陆两优611>湘晚籼17号>Z51>湘早籼24号>潭两优921>威优644>湘早籼45号>Z50>黄华占=Ⅱ优93>中早39号=株两优4024>Z895>农香18号>Z54>T优272>Z160>Z83>湘早籼42号>中嘉早17号>玉针香>Z50>湘早籼6号>Z52>Z4。同时,将参试品种进行归类分析发现,杂交水稻的比常规水稻的抗旱性要强,生育期相对较长的中、晚稻较生育期短的早稻抗旱性强。(3)在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性的水稻品种体内SOD、POD活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均有所上升。SOD、POD的活性增加幅度与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MDA含量的相对值与水稻的抗旱能力呈负相关:在干旱前期,抗旱性强的水稻品种脯氨酸含量相对值明显大于抗旱性较弱的品种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与干旱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相对值的品种差异性逐渐减少。(4)干旱会引起叶片的SPAD值上升,但上升幅度与品种的抗旱性无关。(5)干旱胁迫会影响苗高、叶面积的生长,同时也会引起叶片含水量的变化。其中,在轻度干旱的环境下,抗旱性不同的水稻品种苗高生长差异明显,抗旱性强的生长速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与干旱时间的延长,所有品种的株高生长都会受到抑制;叶面积增长速度与品种的抗旱性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叶片含水量都品种的苗期反复干旱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