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ayo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人们对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开始了更深入的思考,并在对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讨更好、更能守护人类社会长远未来的发展方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方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汉语小说领域出现了一批年轻作家,他们关注底层,书写社会变迁,反思现代化进程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方向描绘了一个更为丰富的前景。绪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以文学方式描摹社会转型,反映了作家们对现代性的反思。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需要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分析,这不仅继承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传统,也拓展了新世纪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第一章:乡土叙事的现代性反思。乡土叙事在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中数量众多,在其中,直接表达人与土地关系的作品较为突出,有以下倾向值得关注:描写城市的扩张对农村土地的侵蚀;展示土地的被污染和被损害;述说人与土地的情感;描绘土地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发展。而陶丽群和关仁山的作品几乎包含有上述所有倾向,在不同程度上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一个在回望土地和故乡,另一个则在迎接新型的人与土地关系,展现了作家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第二章:城乡叙事的现代性反思。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中的城乡叙事有以下几种倾向:描写年轻农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部分农民对城市充满抵触情绪;描写农民进城后的生活状态;描写进城农民返乡的现实和心灵之旅;描写城市底层人之间的温情和城市对他们的善意。王华的作品主要表现为城乡冲突主题,集中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乡村与城市的种种互动和矛盾。少数民族文学中也不乏对于城乡融合的书写,作家们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具有了多元化的价值立场。第三章:伦理叙事的现代性反思。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显现出明显的伦理叙事内涵,有如下几种不同的书写倾向:描写了乡村伦理关系的毁坏;展现家庭伦理的被损害;描绘有自主意识的生命伦理观念;书写“孤独”的生命伦理感觉。对于乡村伦理和家庭伦理变化的描写,集中体现了现代性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而肖勤的女性生命伦理观、王华感性的生命伦理观以及了一容对孤独的生命伦理体认,显示出少数民族年轻作家对伦理叙事范围的拓展以及对现代性的深度思考。第四章:生态叙事的现代性反思。进入新世纪之后,少数民族生态小说呈现井喷之势,表现出以下几种倾向:描写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对动物的描写;展示大自然呈现的各种危机;歌颂保卫自然环境的人。以叶广芩和了一容的作品为例分析被人类贪欲伤害的自然和生物;以王华作品为例展示生态恶托邦和生态乌托邦的启示;对潘灵的小说的分析则是为了探讨合理而科学的发展观念。总之,在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创作中,有大量的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作品出现,这类小说体现的是文学介入生活的美学原则,也是少数民族文学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
其他文献
2005年.我站及玉田、遵化、滦南、丰南、丰润等养猪大县兽医实验室接诊猪的病例高于往年.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实验室共接诊伪狂犬病10
目的分析引起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0例妇产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0例妇产科出血患者中,共发生失血性休克49例,其中子宫
逻辑可修正吗?逻辑真理可错吗?近期逻辑学界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逻辑可修正的争论实质是概念内涵与外延之争,而逻辑真理可错的争论却是认识之争,在其背后隐含着逻辑能否认
在如何对待科学的问题上,苏珊·哈克(以下简称"哈克")采取了"温和实在论"的立场。哈克对科学的"审度"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尊崇主义"和"新犬儒主义"所进行的批判的基础上的。"既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视域下以德育为出发点,论证了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内涵,指出德育仍然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践行教育使命有赖于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
目的:探讨孕早期孕酮(P)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β-HCG)的测定在胚胎预后与产后出血预测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市陈星海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妊娠7~11周均表现有停经、
《全宋文》是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时二十年编纂完成的,是我国迄今己经出版的规模最大的文章总集。它将有宋一代三百二十年间所有单篇文章汇成一编,内容涉及宋代政治、
治生,即谋生。本文所言治生指获取物质财富的所有活动。人类劳动最首要的意义一直是:它是谋生的手段。读书、科举、做官、入幕、坐馆,皆是首要为谋生。文人治生与文学、学术
本文以1910年代中国叙事文本中的西方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文学作者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型期中如何言说和解读西方形象,以及该文学活动中贯穿的运思方式、文化心理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