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肺灌洗作为解决肺部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一种先进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尘肺、肺泡蛋自沉积症等疾病的治疗。另外,肺灌洗后的灌洗液某些成分的检测也能作为新生儿慢性肺部疾病(CLD)的重要辅助诊断。肺灌洗分为小容量肺泡灌洗和大容量全肺灌洗,目前应用较广的是大容量全肺灌洗。全肺灌洗术是一种在全麻下用生理盐水对肺进行肺泡灌洗的技术,我们知道许多肺部疾病均是由于支气管及肺泡内有过多的黏液或者脓性分泌物储留所致,还有的是因为大量吸入有害粉尘或者异常代谢物质沉积在肺泡内所致,如黏液黏稠病、支气管-肺化脓性感染、尘肺及肺泡蛋自沉积症等,该技术不但可以改善尘肺患病症状提升肺部功能,最重要的是通过减少刺激颗粒物的数量而减缓病变继续发展,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更直接更有效,并且起到了预防作用。其术中的灌洗液除清除病灶疾病,同时也能帮助诊断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肺部细菌及真菌感染做出早期及正确的判断,由于标本直接来源于病灶本身认为更能代表病情发展的真实情况。我们取材于灌洗液标本对肺部细菌及真菌感染进行分析以指导由于地区经济差异造成的细菌耐药性差异及尝试使用灌洗液标本作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依据。方法:1.通过统计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送检的1081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的送检情况回顾性分析本地区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2.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99例患者,其中确诊或临床诊断IPFI患者16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83例全血真菌培养阳性血流感染患者。对99例患者全部进行BAL检查所得标本进行培养及(1,3)-β-D葡聚糖检测,对比两组患者G实验结果。分析IPFI患者行(1,3)-β-D葡聚糖检测对诊断的意义。结果:1.细菌共分离出病原菌506株,革兰阴性菌472株,占93.2%;革兰阳性菌34株,占6.8%。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鲁氏不动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在80%以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高(80.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2.BALF G试验水平:IPFI组、全血真菌培养阳性患者组检测值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27.29、27.64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灌洗液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细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本组细菌检出率为42.5%,本组资料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与痰标本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不一致,说明肺泡灌洗液标本反映的感染病情更真实。根据对药敏分析结果可以提示铜绿假单胞菌使用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可以达到治疗效果。鲍曼不动杆菌可以使用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指导经验用药。葡萄球菌未发现对糖肽类耐药菌株,在出现MRSA时可以使用糖肽类抗生素作为指导用药。在对病原菌检测方面BALF标本更具有指导意义,对肺部感染临床用药更有针对性。BALF真菌培养阳性组与全血培养真菌阳性组的G实验检测值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27.29(17.74-64.12)ng/L、27.64(10-149.5)ng/L。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判断BALF G实验的检测可以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起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