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C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ih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检测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GPC3mRNA和GPC3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2.方法和结果:   本研究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探讨血清GPC3蛋白测定对HCC的诊断价值。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67例HCC、41例肝硬化和30例正常人血清GPC3,结果显示HCC病人血清中GPC3蛋白浓度(10.85±0.58μg/L)明显高于肝硬化组(2.45±0.61μg/L)和正常组(1.14±0.22μg/L)。以3μg/L为诊断界值,血清GPC3蛋白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1%和85.9%。当AFP以20μg/L为诊断界值时,其对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别为:65.7%和76.2%。GPC3对HCC诊断的敏感性显著高于AFP(P=0.001)。在23例AFP阴性HCC患者中有17例GPC3阳性,阳性率为73.9%(17/23)。GPC3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AFP(0.898 vs 0.814)。联合AFP和GPC3对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0%和70.4%。   本研究第二部分是研究GPC3mRNA及蛋白在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运用RT-PCR和免疫组化(IHC)共检测了59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1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11例肝硬化肝组织、14例正常肝组织(肝血管瘤旁)中GPC3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GPC3mRNA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3.1%(49/5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5.6%(21/59)(x2=27.53,P=0.0001)。GPC3蛋白在HCC中的阳性率为78.0%(46/59),也明显高于癌旁阳性率32.2%(19/59)(x2=24.97,P=0.0001)。而GPC3mRNA及蛋白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单因素分析显示AFP≥20μg/L、肿瘤病理分级和肿瘤包膜的完整性与GPC3蛋白表达有关(P<0.05)。多自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P水平(OR=0.060,95%CI:0.011~0.336,P=0.001)和肿瘤的病理分级(OR=0.191,95%CI:0.038~0.954,P=0.044)是影响GPC3蛋白在HCC中表达的独立因素。Spearmen相关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级与GPC3表达的程度明显相关(R=0.315,P=0.01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HCC组织中GPC3(+)组病人的1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GPC3(-)组(33.6% vs 72.7%,P=0.028);癌旁组织GPC3(+)组病人的1年无瘤生存率也低于GPC3(-)组(23.5% vs 40.1%,P=0.023);随着GPC3在HCC组织中表达强度的增加,患者的无瘤生存率也明显降低。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AFP阳性(OR=0.372,95%CI:0.140~0.90,P=0.048)、肿瘤大小(OR=5.215,95%CI:1.737~15.656,P=0.003)、癌旁组织GPC3表达(OR=0.226,95%CI:0.085~0.599,P=0.003)、肿瘤GPC3表达的强度(OR=1.946,95%CI:1.080~3.507,P=0.027)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3.结论:   (1).血清GPC3蛋白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1%和85.9%,明显优于AFP,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GPC3-mRNA及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不表达。   (3).GPC3蛋白在HCC中的表达与血清AFP水平、病理分级有关,AFP水平和肿瘤的病理分级是影响GPC3蛋白表达的独立因素。   (4).癌旁组织GPC3表达、肿瘤GPC3表达的强度是影响HCC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可引起以自发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及痛觉超敏(allodynia)为特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